家長保護孩子免受 電影暴力影響

分享至...

電影分級制度

諮商心理師 陳郁姍

電影分級有必要嗎?讓所有人都能輕鬆看自己想看的電影不好嗎?其實就算看似平易近人的動漫,一旦涉及恐怖題材或個人英雄主義衍生之暴力畫面,都可能對孩子造成影響。

限制

現實測試,學習分辨真實與虛假

很多人在童年容易被鬼故事嚇到睡不著或不敢在深夜獨自上廁所,或是對看不清楚的景物參雜想像而捕風捉影,相信這些童年經驗對於大家並不陌生!不過隨著身量與知識的成長就會逐漸明白,毒蛇猛獸並不會隨時出現在我們生活當中,槍林彈雨也不是那麼容易遇到,妖魔鬼怪也多半只會現身於虛構故事情節。

孩子在成長、社會化的過程中,逐步有現實測試(reality testing),英國的精神分析師溫尼考特(D. W. Winnicott.)指出嬰兒透過現實測試逐漸認識外在客體,玩耍、遊戲都有其心理成長的意義,藝術文化也常源自此幻想空間。

分辨幻想和現實的過程不是突然完成的,3 到 4 歲的幼兒難以區分夢境與真實,無論故事、夢、電影、電視都容易信以為真,直到 5 歲後才慢慢學會分辨夢境與真實的不同。但年齡也非絕對的分野,每個人特質不同,所以即使年紀漸長,仍有可能對恐怖或血腥暴力較為敏感。

慎選電影 保護孩子

除了分辨虛幻和真實,電影對孩子正確價值觀的建立也不能掉以輕心。依據不同年齡層、當下的心理議題都有不同的作用,如青春期可能正在建構自我理想的階段,對暴力行為也會逐漸有一套是非價值的判斷,有沒有所謂非法正義的存在?某些情況是否需要正當防衛?為同儕兩肋插刀或江湖救急而動手打人是否可行?甚至偶像明星恰巧就是使用暴力的劇中主角,凡此皆可能對暴力造成催化、加乘的效果。

幼小的孩子對暴力鏡頭可能較多呈現害怕、恐懼及無助的情緒反應,畢竟成人世界對孩子太過複雜,孩子感到自己脆弱、需要受保護是很自然的反應,短期之間還可能會出現較為黏人、渴望大人陪伴,甚至原本已可獨立完成的事情退回學習前的狀態!觀察幾天之後,孩子若可恢復正常,跳脫電影情境而投入其他事物,這就是好的現象,倘若情緒、行為持續受影響,父母需協助孩子走出不安情境,陪伴孩子理解自己的特質,教導孩子平時如何避開影片畫面保護自己,將來也要學習挑選適合的影片,讓孩子可以藉由認識自己、採取保護措施而擁有更多安全感。

積極避開暴力電影

雖說暴力電影的影響可藉由父母陪伴來把關,但若長時間暴露在暴力影片的內容、畫面當中,可能逐漸對暴力麻木、習以為常。這樣一來,即使不會恐懼害怕,卻合理化暴力的存在而淡化暴力的影響,這又比受驚嚇的影響更深且久遠。根據心理學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所提出的社會學習理論,攻擊可經由觀察和模仿習得,像很多社會行為一樣,當看到別人表現攻擊行為卻未受到懲罰時,我們就會習得攻擊!孩子的性格養成經常在於所處環境的潛移默化,所以為人父母怎能不對孩子許多的生活環節更加謹慎呢?

避免恐怖電影或暴力電影對孩子的影響,父母親能給孩子的協助如下:

因應恐懼的情緒

如果孩子看完電影之後產生害怕情緒,甚至睡覺需要開燈、擔心有鬼怪等,父母可適時陪伴,引導孩子抒發這些畫面造成的忐忑不安,藉由言語疏通獲得情緒緩解。父母除了澄清是電影效果之外,亦可將話題導向如何讓自己有安全感,或學習害怕時應如何自我安撫,或是可以尋求誰的幫忙等等。一個簡單的例子,孩子若因為看了電影大白鯊而不敢去海邊,就可以教育孩子玩水必須要在安全海域,強調在現實生活中會遇到大白鯊的機率其實很低,以化解孩子的擔憂。

避免孩子的模仿或內化

若是面對血腥暴力畫面,父母則可藉由討論和紓解、轉移注意力來安撫孩子,但若是電影出現以暴制暴,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敘事內容,就需澄清和說明這是電影的特殊效果,目的是為了滿足人的幻想,而現實社會需要的是充實自己的知識技能,腳踏實地的努力,從事不法必將受到法律制裁,不法所得也容易失去,暴力是社會所不允許的。

總之,只要父母願意用心陪伴,為孩子挑選適當影片,與孩子互相分享觀影心得,即使不小心接觸血腥暴力電影,也不至造成多大傷害,畢竟孩子在父母的悉心保護下,電影的聲光效果遠不及良好的家庭教育!

分享至...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