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莫大於心死」── 心肌梗塞的心痛聯想

分享至...

新竹馬偕醫院心臟內科醫師 劉銘恩

將心比心

「劉醫師,我們這裡有一位 OHCA(到院心跳停止)的病人,經過電擊及 CPR(心肺復甦術)急救大約二十分鐘之後 ROSC(重新建立自發性循環),心電圖疑似前壁心肌梗塞,要麻煩您評估一下後續的治療。」

盡人事聽天命

接到急診的來電,我飛車趕往醫院。病患是一位比我還年輕的中年男性,他在假日的午後和孩子正打著羽毛球,家人目睹他突然丟下球拍,抱胸冒冷汗,接著就倒地失去意識。從失去意識家人呼救,救護車轉送,到接受急救後恢復自發心跳已超過四十分鐘,加上病患呈現瞳孔放大,我正想向他的家人解釋,即使我們團隊進行緊急心導管打通他堵塞的血管,因為腦部缺氧時間過久,仍然有很高的風險會無法恢復意識;我看著他滿臉淚痕的妻子,以及剛才目睹父親在眼前倒下、滿臉驚恐的兩個孩子,我把原本想說的話收回了。

我深吸了一口氣,告訴他們:「生命從來不是掌握在醫師的手裡,因為那是屬於上帝的;但是我們會盡一切最大的努力,搶救你們家的爸爸。」

四十分鐘之後,我們的團隊順利在他的冠狀動脈左前降支移除了血栓並置放支架,搶通了他堵塞的血管,接下來除了藥物與團隊的悉心治療,我們只能祈禱在加護病房持續昏迷的他,能遇見生命甦醒的奇蹟。

兩天之後,他的昏迷指數開始有了改善,隨著家人的呼喚與團隊的不斷鼓舞,他終於恢復了意識,逐步順利的移除了呼吸器及插管。出院的那一天,他們全家手牽著手,向醫療團隊深深一鞠躬,他的小兒子離開前,用靦腆、些許顫抖卻充滿真摯的聲音問我:「請問……我爸爸以後可以再陪我打球嗎?」我點點頭,給他一個陽光的微笑。

作為一個心臟科醫師,這應該就是這份辛苦的工作,帶給我最大成就感的時刻。但是不是每一個病人都像他如此幸運。望著這個家庭牽手離去的背影,我的心充滿了感恩與祝福,同時也為著那些失去家人的悲劇不勝唏噓。

護心愛心過卓越人生

近年來心臟疾病已躍居台灣十大死因前二名,而冠狀動脈心臟病又以併發急性心肌梗塞最讓人心驚膽顫。急性心肌梗塞,指的是冠狀動脈血流突然因動脈硬化斑破裂產生血栓而完全阻斷,導致心肌壞死,引發致命的心律不整及心衰竭。當心臟失去提供生命氣息的氧氣供應,就會面臨死亡;那麼,當一個家庭失去了滋養生命的愛的供給,不也會奄奄一息?

一個破裂的動脈硬化斑,很可能導致心肌壞死;同樣的,一個破裂的家庭關係,也很可能讓每個家庭的成員直接感受到「哀莫大於心死」。

從這個觀點繼續聯想,我們就會發現「心臟能否健康跳動」與「家庭能否健康運作」,有著以下奇妙的關聯:

危險的發生,總是日積月累而成,只是我們往往渾然不知。

醫學研究早已證明,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包含無法改變的危險因子(年齡、性別和家族病史),以及可以改變的危險因子(包括膽固醇過高、高血壓、糖尿病、腎臟功能不良、代謝症候群、過重或肥胖、飲食不均衡、缺乏運動的生活型態、吸菸、壓力……等)。我們可能早已累積許多危險因子,但是卻毫無警覺的繼續如此過生活!

同樣的,家庭關係受傷的危險因子,雖然包含無法改變的因素(如父母及原生家庭的影響),但我們仍然有能力警覺及防範那些可以改變的危險因子,例如:信任問題、溝通不良、關係濫用、缺乏忠誠、生活節奏差異、期許不同、價值觀衝突……。

當我們勇敢承認問題的存在,願意誠實溝通與面對,就是踏出避免傷害關係那致命一擊的第一步!

心血管阻塞「預防勝於治療」,任何「關係」堵塞的問題也是如此。

心血管阻塞「預防勝於治療」,任何「關係」堵塞的問題也是如此。如果我們意識到,心血管阻塞的可怕與「關係」傷害事件不可逆性,接下來,就應該要決定選擇過怎樣的生活。飲食少油少鹽、減少加工及糖分食品、規律有氧運動、規律睡眠與生活作息、定期健檢與服藥、戒菸及減少酒量……,都是實證醫學上遠離傷「心」人生的有效辦法。

同樣的,對子女與配偶保持尊重,定期和配偶約會、及讓孩子參與討論的家庭會議,快快的聽慢慢的說,先解決心情再解決事情,感受到衝突時選擇降溫……,都是日復一日我們需要恆久忍耐學習,使我們遠離「傷心關係」的家庭作業!

走過傷害危機,你需要的是信任。

面對每一個從鬼門關前搶救回來的心肌梗塞病人,我都會語重心長的鼓勵他們:「你是何等幸運!因為你仍然有重新努力的機會。接下來,請你信任醫療團隊給你的每一個治療與建議,也接受家人給你的幫助與提醒。」因為心肌梗塞事件後的復健,需要持續的信心與努力,才有機會遠離心衰竭的陰影。

同樣的,面對家庭傷害事件,我們可以從身邊最信任的人開始,練習脫下保護自己的盔甲,嘗試讓他人走進心裡,去感知、接納負面的情緒。好朋友的陪伴,心理諮商輔導,信仰或成長團體的參與,都會幫助我們感受到信任帶來的力量與成長的動力。

面對心肌梗塞與家庭關係破碎悲劇的不斷上演,電影《黑暗騎士》裡的這段台詞:「人生的悲劇不是死亡,而是活著的時候,心卻已經死了。」或許是個很貼切的詮釋;但我更常想到的,是這句我常常鼓勵病人的話:「不是因為事情困難,而讓我們不敢做;是因為我們不敢做,事情才變得困難。」古羅馬著名哲學家塞內卡的這段睿智之言,至今我們仍然受用,而且需要用造物者賞賜給我們的有限人生,細細的咀嚼品味其真實。

「哀莫大於心死 」。 希望你的人生,還來得及回頭。

分享至...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