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的重要-讓孩子少走冤枉路

分享至...

【特殊教育】

職能治療師 鄒佳和

如果及早發現問題,及早治療會為孩子的一生帶來什麼改變呢?

我們都知道 0-6 歲是早療的黃金時期,依據發展階段,這是孩童可塑性最大的時候,同時也預備孩子在 6 歲以後邁向學齡時期,進入國小開始國民的義務教育。

從事早療工作一段時間後,感受到身為治療師的我們,只是扮演孩子人生的過客,幾個月的緣分,一閃而逝。家長們總是會說:「老師啊!你們做這行的,一定都很有耐心、愛心。」其實我心裡想的,真正有耐心,有毅力的是這些持續帶孩子參加早療復健課程的家長們,身為人父的我,更是有這樣的體會。

家庭支持不容易
每當想起過去接觸過的孩子時,總有幾個臉孔會出現在我腦海中。一位重度腦性麻痺孩子,我從他父親黝黑粗糙的雙手接了過來。3-4 歲的年紀,正是走到早療黃金期一半的孩童,依照他的症狀,我很清楚他的治療結果,以及未來的處境,更讓我擔憂的是,這家人沉重的經濟負擔。

每次療育復健課程中,時不時家長會帶著這孩子的弟弟陪同,久而久之大家也都玩在一起(讓家人一同參與療育),可是幾個月後,這家人沒有再現身了,到底去哪了也無從得知,我只能在心裡默默的祝福,希望他的未來順遂平安。

另一位是診斷為自閉症的可愛小女孩,剛認識她是大班年紀,從原先的眼神接觸少、口語表達少,漸漸的可以有較多的互動行為,雖然與一般孩子的互動上仍有些差距,但因為她的認知能力表現佳,並且有著足夠的家庭支持,一直到她小學四年級我們的課程才結束。

以上兩個例子有著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父母都同樣的用心,帶孩子來參與復健療育,說實在,每隔幾天就要往診醫院跑,真的很費力傷神;不同的是療育所帶來的成果,雖然後者的成果是不錯的,然而前者只能讓我們感嘆醫療處置的極限。跟其他科別不同,復健科常常要需長時間與個案相處,好的進展當然鼓舞大家,但也確實常有挑戰毅力與耐心的情況,又或者說,這才是常態。

長大後終於發現……
最近有位朋友私下傳了訊息問我:「你有聽過成人 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嗎?」一番討論後,我了解到他生活的不順遂,已經年紀接近 40 歲的他,每份工作都無法持續太久,雖然想要進修讓自己更有競爭力,卻感覺到自己容易分心,每每想振作卻時常期待落空,這樣反反覆覆的過程已經持續好多年,直到他偶然間聽到成人 ADHD 這個名詞,才好像找到了答案。

仔細詢問後發現,原來他之前去身心科看診拿藥已經有一段時間,憂鬱的情緒幾乎占滿他的生活,更牽動他日常的動力,只能渾渾噩噩的過日子。

身為朋友的我,提供了一陣子的諮詢與建議,同時也追蹤他的表現。我建議他先找尋一位能夠信任的精神科醫師,配合用藥、調藥,調整自身狀況後,再一步步地朝著定下的目標執行,別操之過急。

如果能早一步開始
這位友人也感嘆自己小時候怎麼沒有早期療育的介入,以至於多吃了不少苦頭。的確,孩童時期的過動症有一定比例在青少年時期過後會改善症狀,但仍有部分會持續保留分心及過動的行為,以至於無法完成需要專注的工作,進而產生低成就低自信的情況。

我們知道生理影響心理,反之亦同,若說 ADHD 是一種生理的疾病(確實是大腦皮質不活躍的問題),導致工作表現不佳影響了情緒,低自信反過來也再進一步的加強了生理疾病的強度,以至於每況愈下,在精神疾病治療中常見的「壓力脆弱模式」,就是近似於這樣的發展,我們極力的希望避免發生這樣的悲劇。

與其說對於友人的職能治療介入是醫療,還不如說是教練,將目標簡單化,提供適當的引導,如此而已(不過這中間一樣要配合用藥)。幾個月後傳來了好消息,他達成了當初設立的目標——通過公務人員的考試,我真為他感到高興。

我自己想了想,總歸一句還是「社會適應」的問題吧!一般情況下,孩子可以在努力或是協助下,達成孩童的生活目標,像是學校生活,與人交往互動等等,也被稱為兒童的職能。

一旦因為某些原因讓孩子無法達成所期待的職能,好比說,腦性麻痺的孩子無法在學校行動、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無法好好聽課、自閉症的孩子無法與人相處互動等等,就需要早期療育的介入。期許可以透過治療、環境改善或提供輔具以接近或達成職能目標,若多個面向的職能達成,進一步的也就達到「社會適應」了。

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至...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