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家出走

分享至...

【理事長的私房故事】

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理事長/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 黃迺毓

孩子不肯回家怎麼辦?看看兩個媽媽怎麼解決這個危機……

小時候,我是很多鄰居小朋友羨慕的對象。因為媽媽很會招呼小孩,我家儼然像個日托中心,有童書,也有一箱廢物利用的「玩具」,最主要的是,我媽媽很喜歡跟小孩「聊天」。

不回家的鄰居女孩
有一天,有個鄰居女孩太喜歡我媽媽了,玩到大家都走了還不肯回家。我看著媽媽如何處理這件「棘手個案」,記得媽媽先是勸她回家,明天再來,她不肯。媽媽舉了幾個理由,說明她為何必須回家,例如:不回家妳爸媽會很想妳呀!她還是搖頭。幾次之後,媽媽說:「好吧,妳想當我的小孩,要先跟妳媽媽說,而且妳要帶妳的東西來啊。」(前情提要,當時沒有家用電話,更甭談手機了。而且物資有限,誰家都沒有多餘的衣物跟別人共用。)

她還是不肯,她說:「如果我回去,我媽媽就不會讓我再出來了。」媽媽指著在旁安靜當觀眾的我說:「那就叫迺毓跟妳回去,拿了東西,再陪妳回來。」

出於好奇,我連忙點頭答應,於是我倆就一起去了她家,告訴她媽媽,她要當我家的小孩。

雙媽的妙計
不知是否當年的媽媽們都有默契,她媽媽竟然說好,而且拿出一條大方巾,鋪在褟褟米上,開始放上她的東西,每拿一樣,就問她:「這個要不要?」她時而點頭,時而搖頭,很快就款好包袱了。那時,她的表情已經跟回家前的堅決不一樣了,但是,那口氣總得吐完吧?於是我倆合力提著包袱,一步一步往我家走。

到了我家,她一點也沒有勝利的表情,反而心事重重,我媽媽也沒多問,若無其事的吃了晚飯,然後告訴她:「迺毓再陪妳回去,明天再來玩好嗎?」她連忙點頭。

於是我們又踏上歸途,到了她家,她媽媽也若無其事,「吃飽了嗎?東西放好,要洗澡了喔,謝謝迺毓。」

任務完成,我回報,媽媽誇了我幾句,這件離家出走的往事就結案了,卻在我心裡縈繞多年。我很佩服兩位媽媽的默契,沒事先排練,卻演得很自然。兩人的劇碼就順著孩子的情緒走,演出雙贏的大喜劇。

給孩子一點時間
誰沒有過離家出走的念頭?但是通常想想就過去了。既然這個小孩決意付之行動,就讓她更明確的想想,到底離家的代價是什麼?離家真的會比較快樂嗎?在她媽媽一邊替她收拾物品時,也在整理她對家的依戀吧!

其實那時她已經回心轉意了,然而礙於面子,總不能突然放棄。拎了包袱跟我回我家時,她的腳步沉重許多,而我媽媽也很顧慮孩子的自尊心。「若無其事」的內心戲其實是波濤洶湧,顯然戀家的情感已經超越離家的動力,然後在心平氣和下,危機解除。

現代親職的問題是,忙碌的生活步調,什麼都想一步到位,但是,情緒是需要時間處理的。專家「保證有效」的手段通常都有副作用,難怪越處理問題越「升級」,很多情緒問題只是被強壓下去,並未化解,甚至未轉化為成長契機。或許可以學學這兩位媽媽的智慧,她們給孩子思考的時間,嘗試的機會,不但顧及了孩子的自尊,也幫助孩子做最有智慧的選擇。

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至...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