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玩具也可以立大功

分享至...

【特殊教育】

語言治療師 李芝瑩

善用玩具,就能讓語言治療更有趣!

「為什麼我買了同樣的玩具、同樣的繪本,我們家小孩就是不跟我玩,講不到三句話就跑掉,到底語言治療師有什麼魔力,可以讓小孩乖乖坐在那邊,一字一句跟著老師練習呢?」相信這是許多家長帶著孩子接受語言治療時,很想知道的答案。其實語言治療師的小小教室裡暗藏許多的寶物,就像神奇寶貝球一樣,可以隨時隨地收服孩子們,但要能讓這些厲害的寶物發揮功效,就要看看語言治療師的活動安排了!

找出適合的玩具
選用對的玩具可以讓爸爸媽媽事半功倍,但如果選到錯的玩具,可能就會讓家長欲哭無淚了。不同年齡層的孩子、不同個性的孩子,喜歡的東西都不同,因此沒有一樣玩具適合所有的小孩,通常語言治療師會依據孩子的認知發展,並配合語言治療目標的情況下,選用適當的玩具。

兩歲以內的小小孩通常適合一些有聲光效果,或是能實體操作的玩具(例如:車子、軌道球……等),這個階段的孩子,喜歡能夠自己操作和立即得到回饋的玩具,按了就會有聲音、放開球就會往下滾,這對小小孩來說,就是件非常神奇的事了。此時的書本對於小小孩來說,就像車子一樣,是可以拿來丟丟看、吃吃看的玩具,不能期待這個時期的孩子,會像大人一樣坐著乖乖看書,家長應該要增加孩子在此時期「自己動手玩」的經驗,讓他們對於物品有更多的實際操作經驗。

兩、三歲,就可配合一些圖卡、簡單的繪本……等,提供孩子豐富的素材,此時家長可適當地給予許多示範,同時也需要有耐心等待孩子模仿、回應,孩子可透過家長的示範、自己練習的步驟,逐漸增加會使用的詞彙、甚至建構出簡單的溝通語句。

進入中大班的孩子,認知及語言能力逐漸發展成熟,可開始閱讀具有故事性的繪本,在家長的引導下,能更加了解繪本的內容。另外,也可以和孩子玩玩角色扮演的遊戲,假裝老闆、客人,讓孩子發揮想像力。

雖然語言治療室內的玩具多,但有時也是需要家長提供孩子的喜好,共同配合之下,就能讓孩子願意練習囉!

邊玩邊學,很快就能看見效果
在治療室內,能讓孩子願意練習的關鍵點,就是要「好玩」!但孩子認為的好玩有時與大人不同,也許是能夠自己操作、也許是覺得內容有趣,又或許是從來沒玩過的新鮮感,不過只要把握一個原則「別太輕易讓孩子滿足」,就是讓他們願意配合的最好誘因。以下分享一些實例讓大家參考:

以增加詞彙量為例
選用「萬用磁力棒」這組玩具,雖然裡面有很多種圖卡,但在增加詞彙量為目標的情況下,可以選用「釣魚」圖卡,告訴孩子,今天的活動目標是要比賽看誰可以抓到比較多的魚,但要抓到魚的方法是「說出魚的樣子」(例如:我要抓綠色、身上有點點的魚)。當孩子正確地使用形容詞、描述出魚的樣子,就可以用配件裡的小圈圈,將魚蓋住,如此一來,透過視覺化的回饋,孩子會很清楚看到已完成和未完成的部分。甚至可以透過競賽的方式,例如贏家可以得到磁力棒,將所有小圈圈吸回來,讓孩子更有動機練習。

當然在過程中,萬萬不可少的是語言治療師的示範,以及引導孩子說出正確語詞的步驟,孩子透過反覆的練習,能夠自己說出正確語詞之後,語言治療師給予的提示就會越來越少,讓孩子挑戰自己說說看,到最後能在沒有任何提示下說出完整的句子,這就是孩子努力練習的成果,即使孩子沒有辦法立刻學會這些語詞,也別忘了給予口頭上的讚美,肯定孩子有努力練習。

以構音練習
為例同樣選用「萬用磁力棒」這組玩具,但可選用另一張「恐龍」的圖卡,只要孩子能正確說出目標音,就能得到小圈圈替恐龍的斑點上顏色;在構音治療的課程中,內容都是循序漸進的,先誘發出單音、單字,再練習語詞,最後才類化到語句。

舉例來說,若今日的目標音是ㄎ,先讓孩子發出ㄎ氣音、再練習發出ㄎ音,接著練習含有ㄎ的單字 ( 例如:卡、烤、看、恐……),再配合恐龍圖卡的情境練習語詞(例如:恐龍、看到、烤肉),最後練習句子(例如:恐龍好開心)。構音練習沒有捷徑,語言治療師雖可誘發出孩子的正確音,但孩子自己一定要有足夠的練習量,才能以精熟正確的發音方法,達成構音治療的目的。

雖然說語言治療師的經驗比較豐富,但畢竟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有限,若家長能在課程中仔細觀察到孩子的進步,並於課後和語言治師討論課程內容,甚至能偷學一些回家也能用的小撇步,運用生活中的小玩意,增加孩子的語言能力,即使只是小小的玩具,可能都會有大大的功效。

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至...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