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是給孩子一生最好的禮物

分享至...
陪伴孩子,從親子共讀開始

文╱黃嘉怡(幼兒科學講師,全職媽媽)

我記得孩子還是小嬰兒時,我們跟著他躺在床上,唸圖畫繪本或唱童謠給他聽,一邊抓抓他的手指腳趾,按摩抱抱玩耍。當孩子七個月大,能坐在大人的腿上時,我們描述繪本中的圖畫給他聽。一歲的時候,因為小孩開始會撕書和吃書,每次共讀時,我們都要小心地保護書,以免被他撕破。兩歲過後,我們一邊唸一邊演戲唱歌,有時用浴巾或手套幫他裝扮,一起沉浸在故事當中。三歲後,跟孩子多一些對話式的共讀,問問孩子故事的內容與生活中的連結,孩子童言童語的回答,回憶起來真的非常可愛。五歲後,孩子開始會自己拿起書來唸,但有時仍想當個小嬰兒,依偎在爸爸媽媽溫暖的懷抱裡,請我們唸給他聽,聽著溫柔且熟悉的聲音,他可以感受到我們的愛,享受安全與幸福感。

如何養成親子共讀的習慣呢?

現代社會,家長們生活忙碌,下班回家,能有時間和孩子進行親子共讀嗎?是可以的。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決定每天的閱讀時刻,例如:晚飯後或睡覺前,並且建立起好的閱讀環境。許多研究指出,孩子從出生到三歲,大腦發育將近 85%,因此親子共讀越早越好,而且越早開始,效果越好。逐漸養成每天固定時間的親子共讀後,孩子感受到共讀時的快樂,便愛上了閱讀,一本接著一本,每天請求爸爸媽媽說:「可以再唸一本、再一遍嗎?」7-12歲時,可與孩子一起選書,討論書中內容,甚至無限期延長,享受美好且愉快的親子關係。

親子共讀能帶來四種好處

幫助孩子的大腦發育
2015 年美國小兒科醫師赫頓(John Hutton)的團隊研究以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來記錄 3-5 歲孩童腦部的活性,發現家中閱讀活動越多的孩子,當他們聽到故事時,左半腦負責語意處理的區域活化程度較高。2017 年接著發現孩子與爸媽共讀的互動品質,會影響孩童大腦處理語言、執行功能、社會情緒時的效能,共讀品質越好,孩子的大腦效能越佳。在美國一位著名的親子共讀專家吉姆 • 崔利斯(Jim Trelease)撰寫了朗讀手冊(The read-aloud handbook)一書,作者認為任何投資孩子上的回饋,都比不上每天 15分鐘的親子共讀。書中提到有個孩子,被醫生診斷為「心智上和身體上生長遲緩」,建議送到特殊的收容機構,但父母拒絕醫生的建議,取而代之的做法是每天朗讀 14 本書給他聽,在孩子五歲時,心理學家發現他的智能發展超出一般正常小孩的平均水準,而且社交適應良好。因此不論是研究結果或真實故事,都彰顯了互動式親子共讀有助於大腦的運作效能。

提升孩子口語表達與閱讀能力
正規家庭的閒話家常,可以建立基礎語彙,但是當你與孩子共讀時,補充了一些平常口語用不到的優美語彙。同時,你也引導孩子與書為友,享受閱讀的愉快,建立一輩子受用無窮的閱讀習慣。

幫助孩子注意力的建立
幫助孩子增長注意力的時間最好的方法是與他一對一相處,哈佛心理學家傑諾米 • 卡根(Jerome Kagan)研究指出當一對一教學時,對幫助孩童維持專心特別有效。家長最好單獨讀故事給個別的孩子聽,對於多於一個以上小孩的父母,應找出時間與孩子單獨相處。

增進親子關係
親子共讀最重要的目的是陪伴孩子,聊聊天傳達你對孩子的愛。當你試圖讓孩子理解故事中的啟示或人生的大道理時,通常會觸及他們心靈深處所希望或恐懼的事,當孩子與你分享心中的秘密時,你們之間產生一種連結作用,這是使得全家人情感相互連結在一起的要素。讀故事給嬰兒聽,絕不是要讓孩子成為特別資優的兒童,而是希望能激發孩子本身的天賦,增進親子之間的親密關係。因此,一同把握孩子的童年時光,用輕鬆且有效的「親子共讀」,陪伴孩子成長,共創甜蜜的回憶。

 

分享至...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