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養樂多

分享至...
親子共讀養樂多  文╱陳明秋(新北市立重慶國中老師)

正在閱讀的你是幸運,更是幸福:身為家長,您是孩子愛的榜樣;身為孩子,你是親人心的盼望,用閱讀承載彼此的生活的悲與喜,樂與愁,心音交流,靈魂相濡以沫。

又倘若閱讀是最靠近天堂的階梯,那麼親子共讀不只給你天堂,更送上天使,如果還能在家中幫孩子打造身心舒暢的閱讀環境,親子共讀豈不美上加美,好上加好?無論時代與世界如何更新變化,閱讀的意義與價值,如同作家褚士瑩先生所言:「忍不住回想自己為什麼會這麼喜歡閱讀?── 謝謝閱讀,讓我找到一個方法過一個很棒的人生。」褚士瑩先生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埃及開羅大學新聞研究所、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畢業,身為知名作家、公益旅行家,現職擔任多個國際非營利組織(NGO)的顧問。透過閱讀,感謝在其中讓他找到了度過多采多姿的人生方法及態度。因此,親子共讀是送給孩子最浪漫的禮物──用共讀來教養,用教養來共讀!

話雖如此,但現世如此,聲光效果的影音媒體充斥,社群網路短片的快速吸晴,現代環境對孩子造成干擾,一切求快的世代,讓人慢下腳步,靜下心來閱讀建構自己的心智圖像多麼難能可貴!怎能不說是幸運,更是幸福?

如果閱讀的胃口如享用美食,瞭解孩子的特質、視聽味嗅觸的廣泛多元讀「有字的書」及「無字的書」,善用策略讓我們的「快」世代及「滑」世代晉身為「閱∕悅」世代!

首先是「養」──培養親子共讀的閱讀習慣

如古希臘哲人亞里斯多德所言:「我們的重複行為造就了我們,所以卓越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We are what repeatedly do. Excellence,then,is not an act but a habit.」,初期培養共讀談天的時間不用長,依據《量子習慣》作者的想法由每天刻意營造短短的兩分鐘、十分鐘慢慢延長,積沙成塔、集腋成裘,並且持續不間斷的維持 21 天的時間,從閱讀報章雜誌古今中外的天下事入手,具體而微讓閱讀與生活結合,磨合需要有耐心不心急。

閱讀時間拉長後,探索觀察孩子的閱讀動機及特質,循序漸進培養主題式閱讀,圖表供認真有心的「閱∕悅」讀者參考。

能力強且動機強的孩子,可以採取大量的議題閱讀法,提供主題書單讓孩子自助式閱讀,請孩子跟家長分享心得,此時需要的是聽眾,聆聽他們的發現及心得;閱讀能力強但動機弱的孩子,則以思辯討論法的方式,意指孩子雖具閱讀能力強的特質,但需要家長陪同共讀思辯書中的問題或想法,持續增加動機;閱讀動機強但閱讀能力較弱的孩子,很幸運的是已具備動機,以主題閱讀法,幫助增進孩子閱讀能力,由繪本到散文,最後到小說,一步一步,以孩子喜好的類型──無論愛情、科幻等等,增廣閱讀文字的容量;如果是閱讀動機弱,能力也較弱勢的孩子,陪伴共讀更為重要,將閱讀時間視為至寶,無論是大小孩或是小小孩,圖書館的故事媽媽分享、書店的作家發表會,盡可能抽身參與,讓閱讀的提示「顯而易見」,書籍放在隨處可見、隨手可得的地方,讓閱讀習慣有「吸引力」跟親愛的家人或朋友聊書,參與讀書性社團聆聽他人分享,鼓勵孩子分享,讓閱讀習慣「輕而易舉」時間不用長慢慢增加,先求有再求好,閱讀無負擔, 21 天習慣不知不覺養成,最後是讀書會閱讀法的獎賞要讓孩子「滿足」,每天讀完一段文字,或是一篇文章,甚至是一本繪本,就給孩子一支迴紋針,日益累加,用具體可見的行動迴紋針,集滿 21 支、50 支、100支就送給他一段期盼已久的旅程,最好與閱讀內容有關的旅行,即便是短暫的輕旅行,也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親身體驗!

其次是「樂」──營造親子共讀同樂的氛圍

營造氛圍需要有素材,忙碌的家長可以如何選書?「涵養自己」的口袋書單呢?

家長們先閱讀,去蕪存菁篩選合適的書籍,也對孩子的閱讀書籍有大致的認識,再至圖書館借閱或是直接購買實體書或電子書閱讀。舉例說明:家有高敏感型孩子家長可以閱讀文森說書介紹的《高敏感是種天賦》,馬克說書《高敏感者愛自己的 19 個練習》,練習當說書人及幫助孩子的心理醫師,練習吊吊孩子的胃口,說出閱讀書籍的前情提要或概覽,激發孩子欲知詳情如何,請漫步至書中的黃金屋一遊!

增添閱讀的樂趣上,亦可利用文學桌遊文體模組與閱讀結合「夢想盒子 @ 教育桌遊」網站,在網頁上試玩〈鏢行天下〉劫鏢文物後,相信對書中提及的文物典故印象能較深刻,實地走讀故宮時,對文物認識更添親子共讀共玩時的記憶溫度!

最後是「多」──創造多元多語多情的共讀回憶

歌德說:「Those who know not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know noth-ing of their own.」(那些不懂得外語的人,等於對自己一無所知。)也就是說,一個人會多少種語言,就有多少種生活。至於只能活在一種語言裡的人,生活就像明明有超高速的無線寬頻網路,可是只能用來上一個網站,任誰都會覺得很可惜?雙語生命教育情思閱讀上,可參閱〈李貞慧老師的學與思〉英文繪本網站、宋怡慧老師的《用書脫魯》、《用書打怪》書中書,配合課綱素養按圖索驥,延伸閱讀適合青年學子的書籍。

假日休閒時光,走讀各地圖書總館分館、走進書店,不僅是知名的連鎖書局,台灣獨立書店風景也十分迷人,例如:綠書店、小小書店等等,時常舉辦親子講座。聯合國的 SDGs 議題,也可讓孩子自行選書,一起討論書本內容符合何者公平正義真理原則,相信孩子的選書,有時也是繁花盛開,自成一片風景值得賞玩!一如《心流:高手都在研究的最優體驗心理學》提到:「你喜歡你做的事情,並且對你很有意義就能高度集中注意力,你做著這個事情的時候,好像時間都不存在了,自己好像也不存在了!做得這件事情要有一點點的難度,太簡單的話就無聊了,太難的話,就不知道怎麼做下去了。」
多情且深情的親子共讀,認識世界與自己,善用《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書名的問題,親子討論量廣質精的答案,即使面對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不同的答案;即使同一個人,答案大概也會隨著年齡、生活環境狀態而改變,那又何妨?對於親子而言,能夠講出重點的大人,和可以聽到重點的小孩而言,肯定都會變成難以忘懷的一天!

打開對生命與世界的想像創造探索的可能,遇見想做的事情想做的工作迎來幸福感,因為「工作的意義」是什麼?是人與人互相幫助的串聯!陪伴孩子認識職業而非只連結考試與成績,建立親密又獨立的親子成就良性溝通循環,人生沒有正確解答不妨多方嘗試!

“It’s not about how much we give but about how much love we put into giving.” – Mother Teresa重要的是不是我們給予了多少,而是在我們給予時用了多少「愛」,有
愛無礙,培養親子消化腸胃道的益生菌,讓親子共讀的閱讀口味「養樂多」!

聯合國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資料來源:https://sdgs.un.org/goals

分享至...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