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愛的眼光才能看到孩子真正的優勢

分享至...

體罰是萬靈丹?

聯新國際醫院小兒科主任 薛常威

幾年前在書局看過一本書《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看得我懷疑人生。那時好流行虎爸狼媽的教養書,還都放在書局最顯眼的開架區。從小被打到大的孩子,最後有幾位能上北大呢?而只有考上北大的孩子家長才有機會說這都是打出來的,但這種教養方式真的好嗎?

體罰不是最佳教養方式

一個 8 歲大的女生,乾乾淨淨地很可愛,因為發展遲緩,專注力不足來看診。但是爸爸不覺得孩子有問題,就是單純懶惰,因此把醫師開的藥丟進垃圾桶,且爸爸不停地出作業,買測驗卷給孩子寫,達不到要求就用揍的。

孩子每天有寫不完的作業,還被打到退縮、發抖、不敢說話。為什麼要這樣?爸爸說他小時候就是這樣長大的。輪到媽媽接手孩子,這次是來開診斷書,好讓孩子方便進資源班唸書,媽媽覺得只要孩子快樂就好了,而這又跑到了天秤的另一端。

許多研究顯示,「體罰」會長期使孩子心理發展產生負面的影響。因為害怕被「體罰」,孩子會暫時屈從,但是他無法學會道理,他會相信拳頭才是真理,他會用同樣的方式欺負比他更弱小的人。我想,如果即早發現孩子的問題,用正確的方式處理,孩子根本不用這麼辛苦,孩子是可以很快樂的。

釐清觀念——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的危機

疫情之前,我常去上海出差,在浦東機場等飛機時,發現一間書店不停地播放成功人士的演講,台上的人講得頭頭是道,台下穿著西裝,精神抖擻的年輕人聽得入神。我也停下來,聽聽他說些什麼,或許我有了那些跟他一樣的特質,也可以成為一個成功人士,以後就不用常常坐飛機出差了。

「倖存者偏差」是指過度關注倖存的人事物,忽略那些沒有倖存的,而造成錯誤的結論。「倖存者偏差」可能導致過度樂觀,因為失敗被忽略,而誤認為一個人或群體的成功具有一些特殊屬性。我們常常會以為,只要我也擁有那些成功人士的特質,我也可以成功。比爾蓋茲、賈伯斯、臉書的祖克柏跟甲骨文的埃里森,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他們都從大學退學,那是不是只要我大學退學,我也可以跟他們一樣成功?

對於某種疾病有一種治療方法,某人 A 接受了覺得有效,就分享出來給大家。A 是那麼樣地歡喜、 誠懇, 我們會相信這個方法是有效的。(常聽說某人如何如何……)但是嘗試同樣療法,最後無效的 B、C 跟 D,卻沒有人注意他們,這就是一種「倖存者偏差」,有效的人其實僅是少數,但是無效的卻大有人在。

「倖存者偏差」讓我們樂觀地相信這個療法是有效的,但事實上,要 ABCD 接受同樣的療法最後都有效,那才是真的有效。要看某種療法是否有效,最好是進行隨機雙盲實驗,把接受試驗的人隨機分派成兩組,一組是有接受治療的,另一組是沒有接受治療,或只接受安慰劑。

提供治療的人不知道是給誰提供何種治療,接受治療者也不知道自己是在治療組還是安慰劑組,所以說是雙盲。當接受治療的那一組,效果顯著地優於只接受安慰劑那一組,我們才會覺得這個療法是有效的。所以在判斷是否要接受某種治療前,一定要把這種「倖存者偏差」考慮進去,盡量做出客觀的判斷。

倖存者偏差圖示

啟動愛循環 帶來更多的愛

回來再談,體罰或許真的能讓孩子上大學,但是更大的可能是造成親子關係疏離,甚至使孩子相信暴力才能解決問題。我也是在家暴的環境長大的,花了好多年,我才理解原來很多事都不是因我而起,但那也浪費了我許多青春,而這種浪費根本就不需要。

那麼「我是為你好」這個話,孩子對大人的世界所知有限,他說不過大人,不敢忤逆,最後他只好選擇沉默、不再說話。如果不斷地挑剔孩子的缺點,而他的某些能力又跟不上,怎麼都達不到父母的要求,他最後只好放棄,不再嘗試。長大後,他也會急著離開父母。明明是最在意的人,最後卻被我們自己推開,很奇妙,對不對?

只有愛才能帶來更多的愛。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存在著個別差異;我們花很多時間教孩子如何成功,但是卻很少,甚至不知道怎麼教孩子讓自己快樂,當然,很可能連我們自己也不會。

其實簡單的幾句話,可能比我們想像得更有力量。溫柔肯定的話語有很大的力量,再怎麼不 OK 的孩子,一定還是有優點,先肯定孩子的優點,讓他相信自己是個有用的人。與其挑剔孩子的缺點,不如多看他的優點,看到了,鼓勵的話就要即時說出口。

分享至...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