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是家庭關係的重量級敵人

忙碌絕對是家庭生活裡一個被合理化的重量級敵人!

中山大佳團隊、佳好 +good 心理諮商所所長 楊亦喬

父母忙孩子也忙

和許多的家長接觸,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我很忙,忙加班、忙報表、忙開會等等。父母有工作代表家裡經濟擁有保障的指標,比較遺憾的是孩子成了安親班寶寶。安親班變相的像是一個合法的安置場所,有老師有空間,但卻沒有爸爸媽媽。父母打拼奮鬥賺錢養家,孩子們生活中或許衣食無缺,但最缺少的是父母的陪伴。

然而家長忙,孩子也忙!雙北市長大的孩子們,即使才國小,很多人都是星期一到日行程滿滿的長大著。大家可能無法想像現在的孩子們有多麼忙,他們週間有補不完的習,英文、數學、作文等等,有學不完的才藝,舞蹈、音樂、繪畫、電腦等等。有上不完的課程,籃球、足球、桌球、羽球等等。

所以有許多的孩子不喜歡回家就是因為:爸媽都在吵架或打架(目睹家暴兒童)、爸媽都還沒有回家(鑰匙兒童)、爸媽都在用 3C 產品(3C 兒童)、爸媽都在看電視(電視兒童)。如此一比較,我們發現家庭成員能大家一起看電視,已經是件很難能可貴的事!

家人少相處關係多扣分

有很多孩子和家長相處的時間,遠比和老師相處的時間少上許多。當家人一起吃飯的時候各自滑著手機或看著平板螢幕,然後爸媽們就不知不覺地錯過孩子們的成長重要階段,還記得我小的時候一邊哭一邊生氣地跟爸媽講:「你們給我的只有錢……」雖然我現在忘記當時究竟為什麼要發這麼大的脾氣,但那時候的眼淚和對爸媽的氣憤是清楚的,因為爸媽忙於打拼工作,我似乎沒有爸媽太多的陪伴和親子互動,所以能稍微感同身受現在孩子們在家中的孤單感。

Maslow(1943)提出需求層次論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的愛與隸屬需求,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幫助人建立自我概念的重要元素之一,然而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因為缺乏實質的互動而變得空洞和虛假,許多孩子希望和爸媽有時間談話,但是我們的爸媽都在家庭和工作中的忙碌裡,不只是逐漸失去耐心和對孩子們的愛心,失去更多的是親子相處的時間。

孩子的行為 反應父母給不夠的陪伴

有一位小學三年級的男孩因為在學校和同學頻繁發生打架的情緒事件,進到晤談室裡,我本來想著要如何和他討論調適情緒的方法,後來男孩告訴我,他打架的原因是他覺得缺乏爸媽的陪伴,他有跟爸媽說:「不要一直忙工作!不要一直滑手機!陪他玩!」但是他們都說很忙,要他自己去讀書,自己一個人完成很多事,然後呢?男孩感覺他是沒有爸媽的小孩。他心裡的難過和孤單,無法對爸媽述說,或者他的經驗裡覺得就算說了也沒有用。那種無望感和人際疏離的情緒,讓他會有很多憤怒和不安,所以對應到同儕的時候,他就莫名奇妙就是想要發火,他說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

當我們在看《我們與惡之間的距離》時,我們看到失去兒子的媽媽用工作的忙碌來隔絕失去孩子的痛苦,也因工作的忙碌而瀕臨失去一個家的危機時,我們每一位做爸媽的究竟會有什麼樣的反思和改變呢?

我和那位男孩討論他內心希望的是什麼呢?他希望每天至少有人可以聽他在學校發生了什麼,就算 10 分鐘也好,他希望自己回家是有人在家的,每次從安親班獨自走回家的時候,他好羨慕同學有爸媽來接,他也很想要和爸媽一起吃晚餐。

有父母陪伴孩子就幸福

當我邀請男孩的爸媽來校討論孩子的渴望時,男孩爸媽才發現原來孩子在校的負向行為和他們有關,他們的忙碌對親子關係有很大的影響。他們開始設定每週固定某幾天是家庭日,大家可以一起吃飯,吃飯的時候不能有人拿手機起來,就算是天大的事也要等到吃飽飯再處理,每個人有一次決定晚餐要吃什麼的權利。

後來男孩在校再也沒有無理亂打人罵人的問題行為了,反而是經常露出笑臉待人友善的一個人。我們為人父母的,希望我們的孩子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呢?我們希望人怎麼待我們,我們也要怎麼待人。當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是友愛同學的,那麼我們也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愛才行。

真誠的邀請家長不要再讓忙碌破壞親子關係,讓我們增加和孩子的相處時間,相信家庭關係美滿,也會促進孩子的正向自我概念喔!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