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調適,淺談悲傷輔導(2)

分享至...

【教養與學習】

文 蔡璧光

向失去所愛的人事物說再見……

每個人終其一生,都會面臨失去所愛的人事物,也會經歷不同程度的「悲傷」或是「憂傷」。上篇〈如何面對失落?淺談悲傷輔導 PART1〉(2019 年 12 月)提及「失落」的定義和失落伴隨的「悲傷」,若能夠正確了解悲傷帶來的影響,就容易走出失落的情緒。

人類雖有承受痛苦、憂傷,甚至悲劇的潛能。但如果打擊超出能承受的範圍,我們的身體也會出現保護機制——暫時失去部分感知,因這樣的反應讓我們不致即刻面對殘酷的事實。我先生剛過世時,我選擇帶兩個孩子回學校進修,同時也搬進學校宿舍,當時因為生活劇變讓我整個人當機一般,記憶力變得非常有限,只能記得最重要的事情(孩子的需要和學校的報告),一直到幾年後才漸漸恢復。

好好看待失落
大部分華人在重大失落後,通常迴避談論其悲傷感受,其實若能花時間面對自己的內心和重新學習,每個失落都能讓我們生命成長,使內在更有力量。

認真看待微不足道的失落
當鄰居要搬遷時,花時間表達關懷;當自己因為房子不敷使用而搬家時,讓自己體驗悲傷的時刻,給自己時間來「演練」,讓自己準備將來能面對更大的失落。

而當家中的寵物過世時,讓孩子了解死亡的意義,和它在生命中所扮演的地位,為孩子做好未來將遭遇失落的準備。

花些時間去感受
為自己保留寧靜的片刻,讓自己有獨處和專注的機會。寫下個人的日記,把自己這段轉化時間的精力和觀察記錄下來,不掩飾也不否認,坦承的面對自己的失落,對於情緒的釋放和理解是很有幫助的。

尋求健康的方式來舒壓
當生命中面臨重大失落時,身體可能會有心悸、胸部緊迫、呼吸不順、肌肉無力,疲倦、嗜睡、壓力等症狀,這提醒我們身體需要我們的照顧和呵護,不要輕易忽視它們。建議可以學習覺察和記錄身體的訊息,透過休息、放鬆訓練、運動、音樂來幫助。

瞭解自己的失落
釐清自己到底失去什麼?才能重新出發。

當我先生過世時,我發現我失去的不只是我的丈夫,同時失去財務和我的身分─師母,這對我是很大的打擊,也令我去思考未來要用什麼身分活下去,最後我選擇重回學校再進修,為自己重新定位。

找值得信任的人或支持團體
負擔有人分攤,就不會太沉重。找家人、朋友、諮商師或成長團體─能夠傾聽你的經歷而不批判,陪你流淚而不打斷,在低谷的時候有人同行,就容易走出來。

放開想要掌控他人的需求
每個人悲傷的經驗都是獨特而且不同的,讓失落者用自己的哀悼的方式和時間面對,不要強迫他們遵照你的個人經驗來進行哀悼。

用自己的方式為失落進行儀式
若喪禮讓你感到不足,不妨另外計畫符合自己需求的追思方式。尋找具有創意的方法來紀念失落,使它符合你的個人風格與你的轉化過程。
.放手讓氣球飛走或租熱氣球升天:靠近天堂。
.種植一片紀念花園:可用逝者名字命名。
.畫圖:讓心中的情緒舒發。
.寫信:許多人對逝者還有內疚、怒氣、懼怕、沮喪和遺憾,透過文字讓心中的聲音被聽見。
.點燭。
.留下或配戴逝者遺物:有位牧師在太太過逝後,總戴著她的手錶,好像太太仍在身邊。
.縫一件被子或衣服做紀念。
.做逝者最喜愛的菜和親友分享。
.寫一首詩或一首歌懷念逝者。
.設立獎學金或辦學:美國史丹福大學是老利蘭.斯坦福,紀念他染病而死的兒子而成立的。
.成立非營利組織:周大觀基金會是由十歲罹癌過世的周大觀父母所成立的。
.製作影片:製作逝者的影片,上傳YOUTUBE,讓想念他的親友可以點閱。
.繼續逝者想要做的事:若逝者喜歡當志工,也可以成為志工繼續幫助人。

允許自己有所改變
原來在我們生活重心裡的人物和角色之失落必會使我們改變。學習接受這改變,從中發掘成長的機會,體驗這甜中帶苦的經驗。

從失落中有所獲得
重新評估人生的優先次序,並在未來的行動或關係裡尋求機會,以便應用失落所學習到的東西。將有建設性的想法表達在適切的行為中,或不妨伸出援手協助有需求的人。

把重心放在靈性的信念
把失落的發生看做是一次機會,讓自己回顧和重新看待理所當然的宗教信念或哲學思想,並尋求更深厚的精神。

陪伴傷逝者是一門學問,說錯話可能對當事人是更深的傷害,學習說合宜的話語是必要的,學者 Robert A. Neimeyer 為協助哀悼者該做與不該做的事列出了一個表格,對助人者是很大的提醒:

許多的失落和悲傷都是令人難以承受的,但是若有正確的認知和溫暖的陪伴,將會縮短這幽谷之路。盼望經歷這生命中的失落,能讓我們更珍惜身邊的人事物,也成為別人的安慰。

參考書目
Neimeyer, R. A. 著、章薇卿譯(2000/2008). 走在失落的幽谷:悲傷因應指引手冊。台北:心理出版社。
Granger E. Westberg 著、辛城譯(1999). 積極的憂傷。台北:中國信徒佈道會。
葉美珠(2014/2015). 伴你走過憂傷路:傷逝的歷程與轉化。台北:財團法人台北市中國基督教靈糧世界佈道會台北靈糧堂。
Joey O’Connor 著、黃淑俐譯(2008). 如何與你的孩子談死亡。台北:愛家文化基金會。

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至...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