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教育 就是生命教育

分享至...

【名家專欄】

心學堂理財教育講師 陳敏莉/整理 林筱玟(取材自親子理財講座2018年5月)

理財,不只是讓孩子管理零用錢,而是建構孩子的價值觀,幫助他們在有限的資源當中,一次次做出正確的選擇。

在成長發展過程中,無論父母是否有刻意的教導,孩子透過天生的模仿能力,都會從大人身上得到一些學習與影響,有時候父母所行的,會比所說的更有影響力。而當孩子不認同父母的作法時,也會發展出另一種想法或方式來因應。

身為理財教育講師,我曾好奇自己兩個孩子在我身上學到什麼?透過觀察和詢問,發現就讀大三的女兒,勤於記帳,個性節儉,擅長分辨「想要」跟「需要」,最常說「浪費真糟糕」,宛如家中的糾察隊;高二的兒子勇於消費,但會追求物超所值,善於分析「價格」與「價值」。相較兩個孩子的差異,會發現父母的教導不能停留在孩子「可以做」或「不可做」兩種極端,而是要給予孩子通用的準則,同時也要為親子溝通留下一點空間。

理財為何要從小教起? 
談到「學習理財」,幾乎不會有人反對,但為什麼要從「小」就教?除了長壽趨勢,「少子化」也加增了孩子未來在長輩看護上的負擔。加上台灣環境起薪低、加薪慢,物價飆漲,行銷廣告又活絡,孩子處在一個資訊爆炸、價值又多元的環境,如果父母不發揮影響力,孩子就處於一個「等著被影響的」狀態。

然而,理財為什麼這麼困難?因為資源是有限的。不論是金錢、時間、體力,甚至是腦力,都是人生中有限的資源。所以要理的「財」不僅銀行裡的鈔票,而是能用來解決問題的所有資源,而金錢,只是眾多需管理的資源之一,財富的累積量,則是善用資源的結果。

當我們明白理財所涉及的層面,就會發現即使孩子暫且不會碰到大筆的金錢,仍要學習如何正確運用有限資源,進而經營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面對孩子的需要與想要 
去年,兒子想要添購一組錄音器材從事音樂創作,我與先生抱著支持夢想的態度,但也好奇的問孩子「你覺得買器材的錢,該從哪裡來呢?」兒子說:「我想用自己的零用錢,但爸媽是不是也可以贊助一些?」我們當然願意,但也引導他找尋
其他方案,例如募款、打工……幾次討論後,我們陪他做出五分鐘的簡報,向扶輪社的 Uncle 們「提案」,最後竟也成功募得萬元,順利買到一組錄音器材。

這個過程,也讓我與先生體會到作理財教育時,劃出適當的界線,不僅能帶出教導的功能,還能增進健康的親子關係。

適性而教,導回中道 
再以我的兩個孩子為例,大女兒生性節儉,我與先生便有共識要多鼓勵她「當花則花」,如果願意請朋友來家裡吃飯,請客的費用由父母贊助;但對生性大方的小兒子,原則上就會要他在零用錢存款中滿足所有社交需求,要申請額外贊助,則
需要提案爭取。所以,不是每個孩子都適用同一種技巧來教導,父母心中要有一個完整的藍圖,透過觀察,找出孩子的財務個性,接納尊重孩子特質,再稍加引導調整,只要不過度吝嗇或浪費就好。

雖然說,我們都期待能不偏不倚的教育孩子,但當孩子進入學齡,從兒童到成年,父母卻經常面臨不知道怎麼教?什麼該放手?什麼該堅持?

以下分享五個建議方向:
★ 從「立刻滿足」到「遞延滿足」 
在嬰兒時期,孩子餓了就要吃,但進入學齡前,為了讓孩子吃正餐,就要訓練孩子忍耐不吃零食。同樣,在大小事上引導孩子學習等待,能幫助他們建立控制欲望的能力。

★ 從「自我中心」到「利他祝福」 
當孩子的付出能幫助他人,就會產生愛的連結與知足感,成為金錢物質以外的滿足來源,進而讓孩子看見利他的行動,有時更超越金錢的價值。

★ 從「物質中心」到「精神中心」 
降低孩子對物質的依賴,其實也是調整孩子安全感的來源,當孩子看重價值更勝價格,運用資源的彈性度就增加;但當孩子的價值觀跟父母有差異時,父母仍要給予尊重。

★ 從「依賴」到「獨立負責」 
允許孩子有學習的過程,不放棄教導孩子學習分配與計畫,而非父母直接代勞。

★ 從「外控」到「內控」 
減少利誘威脅,培養孩子自主選擇的能力,否則當誘因失效,教養方式也可能就失效了。

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教練。尊重孩子的先天特質,建構孩子足夠的知能,陪孩子練習在作決定之前收集資訊、評估判斷,讓孩子有機會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同時允許孩子犯錯,鼓勵孩子下次會更好。這樣的教養功效,肯定更勝於抓著孩子的手,把錢投進存錢筒。

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至...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