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生之後-面對死亡的生命教育

分享至...

【生命教育】

耶穌會神父、輔大教授退休 陸達誠

死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當我們了解這個奇妙,就知道如何好好過這一生……

在寫完〈銀髮族的現在與永恆〉(收錄於《彩虹月刊》2018 年 5 月)後,再次接受邀請,繼續人生最後一個階段的題目,來跟大家談一談生與死。

離開母腹之後……
一九九九年,我在紐約上州,給一個華人團體演講:「從復活看天主教的生死智慧」。結束後,一位女士(在台大修心理學)上前來,她告訴我,她在《北美世界日報》上發表過一篇名為:〈生與死〉的文章,想跟我分享。有了我在耶魯的地址,她的文章傳來了。

該文開始有一則非常生動的故事,茲錄如下:一對雙胞胎在母胎中對話。甲說:「這裡好舒服,又溫暖,又柔軟,不費什麼力,就得到滋養,慢慢長大。太愉快了!」乙悲觀地說:「可不是嘛!但是, 好日子不多了,等時候到了,我們就得離開這裡,到外面的世界去。據說出生以後, 日子完全不同,你得靠自己呼吸,自己吮 奶,甚至得靠自己走動呢!」甲聽了大驚失色,惶恐不已:「那怎麼得了!不!不! 我不要走,我要永遠留在這裡……」

時辰終於來到,乙領先出去了。外面傳來乙哇哇大哭的聲音,甲更肯定了心中的害怕:「完了!完了!生命顯然比我想像的更可怕,我逃不掉了。」

為什麼害怕死亡?
死是喜、是悲,應從這個人之生是善、是惡來看。人一生為善而怕死,不敢面對死亡,是很遺憾的事。但大部份的人,包括善人都怕死,何以故?正因為我們對它無知,無知就像黑暗,人在看不到的地方行走就會害怕,這是正常的。

有的人不怕死,但害怕死前要面對心理和生理上的殘害,如孤單、失智、疼痛、被人歧視、行動不便……,好像一切的精彩都變成往事,走向的未來是別人無法分享和支援的終點站,每天都是等死。這樣 的老人或病人,雖然還未走到生命的盡頭,但早已活在死中。

不是死,而是走入永恆
筆者結束半年在耶魯的研究生涯,回台後,在輔大宗教學系開了一門新的課:生死學。在第一堂課就開宗明義地說明:我教的不是生「死」學,而是生「生」學。 而第二個生,指的就是生入永恆之「生」。有一位生死學的作家說:「人誕生時,嬰兒一人啼哭,周圍的人大喜大樂;人去世時,周圍的人嚎啕痛哭,亡者獨自大喜大樂。」真是很有趣的對比。以信仰的角度來看,有信仰的人,「死亡」應是他生命的頂峰,可惜的是,身邊的人很難分享這份幸福。

走向最大的愛
有信仰的人,按信仰的倫理活出敬天愛人、不自私、無非份慾念,即使在黑暗中行走,也不應該擔心害怕。基督徒更不應該膽怯,因為有上帝在扶持,有上帝在陪伴,有上帝在開路,平安走過「死亡之幽谷」。

有信仰的人,他知道死是愛的通道,是一切意義和理想的高峰,他不單不怕死,還樂意地等待那一刻的來臨。臨終是他們進入與上帝最深刻、最密切結合的時間。他們體會的快樂遠超過以往有過的任何一次宗教經驗,因為這次是面對面的被上帝擁抱,被上帝疼愛。經歷了這類的經驗,沒有人會想再退回來「活」的。

啊,所有真誠的基督徒,在他們生命最後一刻體會到的愛,一定遠超過他們此生中經歷愛的總和。這樣,我們怎能稱他們的死為「死」呢?

離惡行善
人生 50 至 100 年,也好似在母胎中被懷孕的時期,只是這階段的孕育不是靠母體,而是靠自己,靠自己的所作所為、靠自己的修德行善,而到那個大生的時刻,是健是弱、是美是醜……都由自己一生的行為來定其因果。

所以基本上成人階段與胎兒是不同的。要哭的話,不必像胎兒那樣等「生」後(來到世上)再哭,應在離開世前好好地哭,徹底懺悔自己的惡業,使自己改頭換面,變成一個真正可以享受上帝美好的「新生兒」。

他的生是自己做助產師,自己接生自己,再呈獻給造物主。因為這樣相信,他死前的一個階段變成了「生命成長的最後階段」,充滿溫馨和幸福的期待。

這篇文章看起來,好像是基督徒對自己未來的告白,局外人不一定能體會。但如果他們按著自己的良知,好好過這一生的話,他們也可走過這扇門進入另一個永恆的生命,這就是生「生」學之真諦了。

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至...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