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共舞

分享至...

【親子教育】

諮商心理師 鄭翔好

孩子有許多美好特質,是需要透過大人的欣賞與接納,才能無限放大與發展。

在升學競爭下,學校考試成績,成為大人對孩子能力評價的指標,但很多孩子的特質與能力,像是負責任、細心、善良、操作能力等,並非考試能檢測出來的,我們若能透過欣賞與接納的眼光,就可以幫助孩子更加認識自己與增強信心。

關注,讓孩子看見盼望
給予孩子嘗試和表現的機會,也是讓孩子展現與培養能力的重要管道。我通常會先跟孩子一起討論、演練或輔助,讓他在充分的準備下展現,並在孩子表現的過程中,用肯定的眼神給予支持,事後我們會再一起回饋與檢討。

有一次,在一個暑期營會,我的小隊有位令輔導很頭痛的男孩(阿德),常常帶頭做亂。可是,在小隊要設計隊呼時,我觀察阿德有一些想法,但無法讓隊員好好聽他說。我隨即在旁輔助,讓他有機會好好的把想法與動作表達出來,並當眾肯定他創意的展現。

最後一個晚上,大家在預備放天燈前,輪流分享感恩的卡片,我聽見阿德分享:「我想謝謝翔好姐,看見我的創意!」可見,阿德多麼珍惜被欣賞與肯定的經驗。

營隊結束後,阿德的父親,遠遠看到我,就迫不及待跟我說:「謝謝妳,翔好姐,看見我孩子的創意,孩子真的很高興!」

鼓勵,讓孩子點燃夢想
孩子在嘗試與努力的過程中,不見得每次表現都盡如己意或人意,尤其在挫敗中,更需要我們給予具體的肯定與鼓勵:肯定孩子努力的過程,更勝於結果的表現,如:「雖然這次成績沒有如預期,但爸爸看見你真的很努力了,我們再繼續加油。」

我記得在我國小六年級的時候,有次段考名次不理想,媽媽就安慰我:「這次考不好沒有關係,下次還有機會。」媽媽這段鼓勵的話,讓我不怕失敗,做不好時,我會告訴自己:「沒關係,再試一次。」

引導、尊重的態度,非強迫建議:我通常跟孩子分享意見或做法後,最後都會加上一句:「這是我的想法,提供你做參考,你可以為自己做決定,什麼較適合你。」

我發現當孩子感受到是尊重,不是強迫他,這些話就比較容易進入他的心裡面,成為他解決問題的百寶箱中,另外一個選擇,若加上他自己思考後的決定,這個想法就成為他自己的了。

等候,讓孩子找到力量
曾有一學期,我利用工作之餘,去教會帶領弱勢家庭課輔班的品格教育活動,在當中有位男孩(阿強)永遠都是最早到的孩子。

外型高大、粗壯、黝黑的他,卻有顆細膩的心思,常常一個人躲在暗暗的角落讀書。有次我請他幫忙寫活動用的字卡,他非常小心又用力的寫,我知道他想做好但沒有信心,非常擔心自己會搞砸,留了滿身大汗。

很多時候阿強總選擇最後一個發言,在學期末,我看見其他孩子願意安靜等候阿強吞吞吐吐的說完,並在阿強講完後給他鼓掌,這份願意接納與等候的行動,是出乎意外的發現與感動。

當大夥都下課了,阿強主動留下來幫我收東西,我與他有了一場難忘的對話──

我:「阿強,我們今天給你的回饋有沒有 收好?」
阿強低著頭笑著不語,繼續整理東西……
我:「待會我要在垃圾桶找,看你有沒有把它掉在桶子裡,忘記帶走了!」
阿強:「我有把它收好!」
我:「那你把它收在裡呢?」
阿強抬起頭,認真看著我,在胸前用手摺了又摺再放入口袋,拍胸舖說:「我放在這裡。」

那一刻,我知道他終於願意把這份正向的肯定放在心裡了。

接納,讓孩子走過絕望
有些時候,孩子對於一些事情還不想多說,或還沒有準備好面對,我通常會跟孩子說:「謝謝你告訴我,讓我知道你還不想說這些事,如果你有需要,我就在這裡;如果你想談談,你可來這裡。」

這段話通常會讓孩子感受到,就算他們說不,他們也被接納與尊重,這樣的感受對孩子來說,是重要與珍貴的,另外也讓孩子知道,他有需要的時候,可以到哪裡,找誰求助。

共舞

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至...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