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睡不好?談兒童的睡眠困擾

分享至...

【家人健康】

中國醫藥大學醫院 新竹附設醫院身心醫學主任 王明鈺

為什麼睡到一半,孩子會起來大哭?到底發生什麼事……

看著孩子熟睡的臉龐,任誰都會產生憐惜之情。殊不知,媽媽心裡的聲音是:睡著的孩子像天使,但是半夜還不睡覺的孩子,真的會讓媽媽心力交瘁。或是,好不容易睡著了,卻中途醒來哭叫,甚至走動,怎麼哄也哄不下來,更是讓媽媽崩潰。

異睡症
明明睡了,卻在睡眠中出現不預期的動作,使得睡眠中斷的狀況,在醫學上稱為:異睡症(parasomnia)。臨床上會先區分成是發生在「快速動眼期」或「非快速動眼期」兩類。

快速動眼期╱作夢期
一般夜間的睡眠常常會經歷四到五個 睡眠周期,每個周期大約 90 分鐘,睡眠會從淺眠到深度睡眠然後進到作夢,此時眼球會快速度動作,也就是人稱的「快速動眼期」的階段;作夢是一個必經的階段,上面說的惡夢,一般是發生在睡眠的下半夜。

當睡到一定深度開始做夢時,孩子嚇醒後常可以描述出不愉快的夢境內容,情緒反應的反應像哭泣、害怕也與夢境相符,父母安撫完後一般就可以慢慢安睡。

非快速動眼期╱非作夢期
孩子除了常見的半夜作惡夢大哭,跑來找父母安撫外,最常見的其實是發生在非作夢期的睡眠階段。反過來說,兒童常見的異睡症除了作惡夢驚醒外,大部分都發生在「非快速動眼期」。發生時,絕大多數孩子是沒有辦法被叫醒的,就算叫醒了,還是迷湖、混亂,無法正確對話。通常孩子隔天醒來後,常完全不記得發生過這個行為。

常見非快速動眼期的異睡症有「混亂清醒(confusing arousal)」、「夢遊(sleep walking)」、「夜驚症(sleep terror)」。這三種的共同特徵,大部分是發生在睡眠的上半夜(多半是前三分之一的時間),孩子睡到一半會起來,然後出現不適當的行為。

混亂清醒
機率:13 歲以下有 17% 發生率,是蠻常見的睡眠問題。大部分會在 5 歲後緩解。
症狀:突然醒來做出混亂的行為,如簡單在床上動作、敲打、發聲,或安撫不了的哭泣,也有複雜合併多種行為,常合併有夢遊。但不會出現心跳或血壓的劇烈變化。

夢遊
機率:4-8 歲常見,青春期後就減少,大概有 65% 可以消失。
症狀:涉及到一系列複雜的行為和走動。睡到一半會突然起來,做白天的例行事情、或沒有意義的行為。偶爾會有些危險性(開門出去或使用刀子)。做這些動作時,絕大部分是溫和而緩慢的,眼睛也常張開來,但比清醒時顯得笨拙。

夜驚症
機率:在 2 歲半到 6 歲間有高達 40% 的小孩有發生過夜驚,到了 6-11 歲就只有 0.6%,到青春期後幾乎完全緩解。
症狀:突然醒來,有激烈的情緒行為,在床上狂哭、尖叫、充滿害怕,也會出現臉紅、冒汗的現象,心跳、血壓都很明顯增高。孩子很難被叫醒,更難安撫。隔天完全沒有印象,與做惡夢完全不同。

這些異睡症多半有家族遺傳傾向,常見的促發因素包括發燒、生病、攝取過多咖啡因、睡眠被剝奪或是面臨壓力。大部分會在青春期後就減少發生,有的會在日後因為輪班或前面這幾種狀況,而在成年後又再度發生。醫學上依照行為及生理狀態(心跳血壓的變化)區分成三種類型,不過,這三種常常也會混合出現。

處理方法
處理方法大致都是雷同:
① 做好環境保護(把危險物品收好、門窗關好等),發生時,家長冷靜引導孩子再回床上入睡,而不要把孩子喚醒。
② 避免上述誘發的因素。
③ 只有在必要時(如果行為是有危險性的),才需要使用藥物控制。

磨牙問題
另一種也是讓父母們不安的是磨牙。磨牙是一種不自主,沒有功能性的動作,可以是摩擦牙關及牙齒或強力的緊閉牙關(也算磨牙,因為肌肉過度用力收縮)。學齡前的兒童,大概可以有高達 46% 出現過輕重不一的磨牙現象,三到六年級的學童大約有 6.7% 的發生率。

有磨牙的孩子比較容易出現顳顎關節(張開嘴巴時,耳朵前方會打開的關節)問題、頭痛,似乎也有比較高的焦慮情形。有睡眠呼吸問題,可能容易加重磨牙的傾向,這些經過扁桃腺切除手術,呼吸改善後也使磨牙的發生機會下降。

大部分雖然會建議睡覺時讓孩子戴咬合板,不過沒有足夠的證據顯示減少磨牙的成效,但確實能幫助減少牙齒磨損。若是真的情況嚴重,可以考慮給予肌肉鬆弛藥物,甚至注射肉毒桿菌來治療。

不論是何種異睡症,除了少數的惡夢與精神疾病,例如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有關,多數發生只是一個常見的生理現象,也不見得是代表孩子承受了什麼壓力。縱使哭得驚天動地讓家長心如刀割,這些大部分都是良性,青春期過後也大多會消失,不會影響孩子發育,也不太需要進行特殊檢查或治療。

認識了兒童的睡眠困擾,媽媽是不是安心不少呢?祝福每個孩子天天好睡!

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至...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