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養,讓我們一起來養育我們的下一代

分享至...

群養的影響

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祕書長 陳進隆

用一個村莊力量養一個小孩

非洲諺語說:「用一個村莊力量養育一個孩子。」健康國家的家庭樣貌應該是家庭和樂,鄰居互相照應,孩子健康成長。社會是由無數百姓組成,最小單位是家庭,家庭失敗就會產生社會問題,因此社會安全與安定與家庭是否健康息息相關。

政府投入家庭的資源嚴重措置

國家的家庭是否健康,由四項數據評估,以重要性來看分別是屬於預防性的家庭教育、屬於支持性的育兒與老人長照、屬於挽救性的邊緣家庭照顧、與屬於補救性的家庭關懷等四項工作。

根據 111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一年投入補救性的家庭關懷工作約 47 億 5400 萬元,然而在屬於預防的家庭教育經費則僅僅編列 3 億。

由下圖表顯示,這樣的經費編列會照成台灣社會安全的極大危險。這張圖像陀螺,顯示非常有限的預防性家庭教育無法撐起安定的社會安全。政府投入少子化的經費超過 800 億,卻沒有辦法降低少子化速度,因為找錯原因下錯藥方了。

家庭預算

嬰兒潮年代,生超過三個孩子以上比比皆是,也大多數都將其養育成人,現在家長則面對高房價,高教育支出,家長的自由會被剝奪等因素而不敢生孩子。行政院每年增加托育補助經費(蘇貞昌已宣布明年會超過一千億),雖然可以減輕家長的經濟壓力,但並沒有消除家長的心理壓力。要真正解決少子化問題,必須回到問題的根源:這個社會對孩子的成長是否友善?父母能不能得到良好的社會系統支持?

從家庭面著手解決

根據家庭生態系統大師 Dr. Bronfen-brenner 實證研究,影響孩子健康成長的因素有四個,首先是家庭,父母親與手足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其次是學校,老師與同學對孩子也有深遠影響,第三是鄰居,但現在社會鄰居的功能已消失。第四是教會或民間相關組織,例如西方國家有教會兒童主日學,成為社區兒童的生活教育中心。然而台灣,家庭瓦解比率正逐年提升,學校受人本主義影響,家庭與學校的聯繫早已被切斷,鄰居老死不相往來,除了少數教會,大多社區的功能不彰,父母幾乎是孤孤單單地面對孩子的成長。

面對困境要從三方面來解決問題,第一促進家人關係的和諧,避免家庭的瓦解,這需要政府提供家庭教育資源來幫助父母。第二培養孩子健康的生命品德,讓他們面對各種環境都能正向發展,這需要強化學校的生命品德教育。第三建立父母支持系統,父母組織起來,彼此照顧孩子。

彩虹愛家 23 年來一直推動「群養」運動,透過讀書會將家長組織起來,一週一次的實體或線上活動,讓家長有交流育兒經驗外,也讓孩子相互認識,一起遊戲玩耍,促成類鄰居的功能。 政府更應該大力增加預防性家庭教育的經費,並善用民間組織的力量一起來做家長教育與服務,讓家長可以有不怕生孩子的權力,有優質陪伴孩子的能力!

分享至...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