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離開我 淺談「分離焦慮」

分享至...

暖昀聯合心理治療所院長 柯乃綺

分離焦慮是正常現象?

小安是個四歲半的小男生,上幼稚園半年多了,每天早上還是得在學校門口上演「十八相送」,不但小安淚流滿面,媽媽也是一臉的不捨。好不容易帶進教室後,小安還是趴在老師身上哭個不停,一直要等到第一堂課結束,才能稍微安靜下來,但此時小安仍不願離開老師身邊,也無法快樂地和其他小朋友一起遊戲。等到放學時媽媽來接小安了,還要媽媽要抱著他,他才願意開開心心地回家。

以上案例,在臨床上,稱為「分離焦慮症」(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是幼兒情緒發展過程中的正常現象。或許很多人覺得孩子會害怕與父母分離是正常的現象,但如果孩子表現出來的行為是過度異常的焦慮,這就需要注意了。

什麼是「分離焦慮症」?

在幼兒的情緒發展中,「分離焦慮期」開始於6個月開始至學前階段,其中出生後14~18個月為分離焦慮的高峰期。一般幼兒進入幼稚園之適應期約1~2星期,若幼兒的情緒狀況還在成人可接受的範圍內,持續期不長,且不影響孩子的生活與學習,即屬於正常的適應期焦慮,但若長期無法適應,甚至影響作息,則可能已達「分離焦慮疾患」的診斷標準,需要尋求專業的協助。

怎麼辨別孩子有分離焦慮症呢?如果孩子對離開家或親人(或預期將要分離),有不合於年齡的過度焦慮,表現於下列三項(或三項以上),而且時間超過四週,初發病於十八歲之前,並已損害社會、學業(職業)或其他重要領域的功能。臨床上可定義為「分離焦慮症」:

☐焦慮情緒重複出現且顯得過度地痛苦。
☐擔憂會失去主要依附對象,或擔心他們受到傷害。
☐擔憂不幸的事會使自己與主要依附對象分離(如自己會走失或被綁架)。
☐害怕分離而持續排斥、拒絕上學或去其他地方。
☐過度恐懼一個人(無主要依附對象陪伴)留在家中,或其他場合無熟識成人作陪。
☐非常害怕沒有主要依附對象作陪而上床睡覺,或在外過夜。
☐重複出現含有分離主題的夢魘。
☐重複抱怨身體症狀(如頭痛、胃痛、噁心或嘔吐)。

(註:若在六歲之前出現症狀即為早發型。以上參考《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四版(DSM-IV)「分離焦慮疾患」之診斷標準)

分離焦慮疾患的盛行率為3.5~5.4%,即100個孩子中有3~5個孩子符合此診斷標準。若孩子的分離焦慮無法得到適當處理,未來可能會轉化為其容易退縮、焦慮的人格特質,也會增加罹患其他類型焦慮症及憂鬱症的機率。

「分離焦慮症」的成因

➤「氣質」是孩子與生俱來的特質。天生氣質較退縮、適應度較低且情緒本質較負向的孩子,在面對與照顧者分離時,較容易出現不適應的情緒與行為。
➤若孩子無法與照顧者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在面對分離情境時,孩子容易產生焦慮感。
➤若孩子從小即常無預期地與照顧者分離,且未獲得適當的安撫,日後在面對分離情境時,孩子也容易出現焦慮感。
➤幼兒在面對分離情境時,常會哭泣或害怕,也容易以此獲得照顧者的注意與安撫,因此,孩子可能因此產生不當的連結與增強。
➤若照顧者對孩子是高控制、高神經質、缺乏彈性的教養方式,經常指責或批評孩子,或照顧者間的管教態度不一致,皆不易讓孩子產生安全感,而容易讓孩子形成高焦慮的特質。
➤若家族中有較高機率的精神疾病史(基因遺傳);抑或照顧者罹患相關精神疾病,因不穩定的教養方式及態度,也容易造成孩子的高焦慮感。
➤孩子的中樞神經較敏感或大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如5-HT、GABA)濃度異常,也會較容易產生焦慮感。

如何幫助「分離焦慮」的孩子

➤照顧者須與孩子自小即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且照顧者間須有穩定且一致的教養方式及態度。
➤與孩子分離時,照顧者須接納並同理孩子的情緒(如:我知道你很害怕、難過),亦須提供充足的保證與鼓勵(如:你好勇敢,我四點的時候一定來接你),之後即溫和且堅定的離開。
➤照顧者可使用適當的行為處理策略,如:引導孩子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有趣的事物,鼓勵孩子觀察模仿其他孩子的勇敢行為。
➤照顧者平時即須讓孩子練習獨立,增加孩子的生活經驗,同時也要建立愉快的分離經驗,讓孩子可以有自信地獨立解決問題、面對陌生情境。
➤照顧者可與孩子討論害怕分離的想法,並試著找出正向的想法及解決方式。
➤若孩子的分離焦慮一直持續且無法改善,則建議尋求兒童心理專業人員的協助。

分離焦慮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因此,了解分離焦慮,接納孩子的情緒反應,並思索出適當的處理方式,才能逐步協助孩子渡過並克服焦慮的心情。

分享至...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