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學會為自己的情緒存款

分享至...

青少年「4多3不」曲

高中家政教師 童怡箏

人的一生會經歷不同時期,包括嬰兒期、幼年、學齡前期、學齡期、青春期、成人早期、成人中期、老年期(Erikson 艾瑞克森 , 1950)。每一個時期彼此互相串連,發展順序環環相扣,像是一條編織帶。青春期因為身心急遽發展,又俗稱狂飆期,本篇文章將以心理社會發展搭配認知科學角度來談青少年什麼能做,什麼一定不要做。

鞏固青春期順利入成人期

心理學家 Erikson 艾瑞克森將青春期定義為 13-19 歲,任務為發展自我認同。倘若發展順利,青少年將獲得明確的自我觀念以及生涯追尋的方向。青春期成功發展自我價值觀,對轉成人至關重要(Arnett 阿奈特 , 2000)。因此,我們要了解青少年身心發展狀態,做有意識地練習,使未來能更順利進入成人期的發展任務。

青少年除了心理社會發展有其任務與需求,該時期正在快速發展的腦區為前額葉皮質,主要掌管情緒、衝動控制、注意力,此時腦區神經連結雖已建立完成,但仍不夠穩固,因此情緒調控能力尚需成人提供引導與協助。成人可以提供良好的正向經驗來幫助青少年在經歷探索自我價值,迷惘煩躁之時,舒緩暴衝的負向情緒,以正向態度來面對。因此青春期是練習情緒、衝動控制的好時機,青少年要學會為自己的衝動負責。

青春期該做與不該做

青春期的大腦神經元正經歷著快速發展與剪除,基於用進廢退原則,時常被啟動的神經元更容易被鞏固,未被啟動的神經元會萎縮至消失。運用「啟動」與「用進廢退」的概念,整理出以下青少年三件不要做的事,以及四件多多益善的事。

不要做

不要1
不要2
不要3

多多益善

多多益善1
多多益善2
多多益善3
多多益善4

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要有意識地去接收及提取正向經驗,打造屬於自己人生的「最佳盾牌」,遇到挫折或挑戰時,便有足夠的韌性來保護自己的心,繼續往嚮往的生活邁進。

分享至...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