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負了!?

分享至...

【名家專欄】

職能治療師 鄒佳和

當孩子被欺負時,第一步應該先做什麼呢?

微妙的人際互動是一生的功課。從小時候的親子關係,進入學校的同儕互動,一直到出社會後,不同的社交圈有不同的氛圍,每天也許都得修練這門課。

儘管如此,團體中還是有許多難以相處的角色,也許是人格特質,或是缺乏互動技巧,讓人想要刻意保持距離。

人際障礙普遍在特殊兒
還在學生時代,第一次接觸到早療領域,是瑪利亞基金會協辦的一個自閉症孩童夏令營。自閉症是個異質性相當高的診斷,這也就是為什麼到現在,才有 ASD(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稱為自閉症譜系障礙,或泛自閉症障礙。在人際互動方面時,這些人常需要特殊的幫助。

不過,不只是 ASD 的孩子有這方面的困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也有可能,又或者說,眾多接受早期療育的孩子,與人互動時,某些程度上,是都需要協助。

解決團體生活的衝突
缺乏經驗、技巧的互動模式,是容易產生衝突的。這些衝突多半因誤會而引起,經過適當的引導、機會教育後,改善的幅度是很大的。

然而,一些我們無法預料的霸凌事件,校園衝突事件,卻沒這麼容易來分析、預防。

原本每個小孩在家中都是個寶,到團體中再從個體慢慢聚集,常見的小團體就是這樣來的,再依照各人不同的氣質,也就能大概解釋團體氣氛的來由。若是一團和樂當然很好,可是當衝突發生了,我們該怎麼辦?

處理情緒是關鍵
處理衝突的當下,我們常會直覺的問:「發生了什麼事?」除了找出對錯,想要歸咎於誰之外,以我的想法,從事件中教育孩子,並且避免再度發生是最重要的事。

宛如白紙一般的孩子,時常是按照習慣與本能行事,面對衝突也是。不同氣質的孩子有不同的決策取向,傾向去對抗,還是躲避?顯而易見的對錯是容易理解的,孩子在信任的大人勸說後,多半可以接受,之後發生同樣的問題相對是少的。

要特別處理的多半會是情緒的調適技巧,也就是一但生氣起來就沒辦法控制自己的問題,這通常得透過多次的情境練習,直到孩子能將調適技巧內化,這情況才能告一段落。

培養解決問題能力
然而其中灰色地帶的衝突,才是最難以讓孩子理解的。好比與朋友分享一個玩具,這不是個規定而是團體的共識,透過輪流可以分享的玩具倒還好處理(例如:溜滑梯),但如果難以輪流的,就容易造成衝突。

普遍上,強勢的孩子多半可以先獲得玩具,而相對退縮的孩子只得一旁等待,或甚至是換個遊戲。通常我們會注意到家長跟孩子說:「沒關係啊,不玩這個,其他的也不錯啊,像是這個……」這不也是調適技巧的一種嗎?孩子小小的腦袋瓜裡就不一定執著同一件事,調適情緒也一起練習了問題解決能力。

家成為避風港
另一種情況,惡意的衝突發生時該怎麼辦?在校園中我們當然鼓勵孩子告訴老師,尋求一個公正的調停。可是進入國小的孩子漸漸會察覺到報告老師後,可能會造成與同學的疏遠,這樣的灰色地帶干擾孩子決定面對衝突的方式,以至於孩子可能像個壓力鍋,只能將委屈吞下去,也許哪一天不滿就這樣爆發了。

以上極端的情況當然不是我們樂見的,最終我能鼓勵的,就是讓家成為孩子的避風港,不要疏於建立跟孩子溝通的管道,比起悶在心裡,讓孩子能將心裡的想法說出來,就是處理難題的第一步。

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至...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