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給孩子什麼樣的糖?

分享至...

【諮商輔導】

諮商心理師 張綺瑄

當孩子有狀況時,哪一種糖最有吸引力呢?

小玉是位認真的老師,然而讓她很苦惱的是,班上的阿豪幾乎每天都會被告狀:有時候是罵同學,有時候是上課講話。面對情緒、行為都常出狀況的阿豪,如果不處罰,擔心阿豪不以為意,也無法管理班級;如果處罰,又害怕刺激到阿豪,讓原本高漲的情緒更無法控制。

找出背後原因
和小玉老師討論後,阿豪在家裡也讓家長很頭痛,常常欺負妹妹,而且硬是不承認。「他跟妹妹很不一樣,妹妹真的很貼心;他從小就很會搞破壞,而且動不動就欺負妹妹,講也講不聽,他爸爸有時氣到修理他,他還會頂嘴說爸媽不公平……」小玉老師轉述媽媽的描述。

我進一步了解阿豪都怎麼搞破壞,又怎麼欺負妹妹?原來阿豪從小就喜歡把家裡的大小東西拆開,卻又沒能好好組裝回去;妹妹會過去湊熱鬧,拿阿豪拆下來的零件當辦家家酒。

原來,阿豪是位小研究家啊!我心裡開始有一個畫面。不知道阿豪的研究精神是否被看見和肯定呢?還是,家人只是對他造成的殘局感到氣惱呢?相較於善於溝通,與人互動的妹妹,阿豪似乎比較不善於表達?是不是阿豪覺得妹妹總是得到稱讚和肯定,而自己老是被責罵呢?從小玉老師的描述中,我對小豪有了初步的假設拼圖。

一個好的開始
回顧我第一次與阿豪碰面,他幾乎整個人癱坐在椅子上,斜眼看著我,擺明一付我很不爽的表情;似乎在傳達一個訊息─你們就是來說我哪裡不好的大人。因為明白阿豪的表現,必然有發展的脈絡,並非故意衝著我而來,所以我更不能以有問題或不禮貌來詮釋。

「阿豪,我猜你可能很不想來,可是又不得不來,是不是啊?」我笑著對著他說。「老師就叫我來啊……」阿豪嘟著嘴。「哇!你很給你們老師面子喔!」我分別送出了解和肯定的糖。輕描淡寫的兩句話,我發現他的臉色緩和了下來。

第二次,阿豪一進晤談室,主動禮貌的問候我,我也回以一個大笑容。「我聽說你從小對研究東西就很有興趣,常常會拆開看看裡面是什麼?」「對啊!不過每次都會被罵,說我搞破壞……」阿豪語氣中透露著委屈。「你很有研究精神,被罵是發生什麼事呢?」阿豪收到被肯定的糖,也直言不諱地承認:「因為有時候要看電視,所以就沒有馬上拼回去。」接下來不論我提出任何好奇的探問,或任何活動邀請,阿豪一律認真聽並作出回應。在幾次的互動中,可以確定的是阿豪的行為問題並非全是情緒難以掌控,有大部分是內心不願意配合。

真誠地欣賞與肯定
這樣的情形在學校其實很常見,老師常抱怨不論是處罰或獎勵,似乎都很難奏效,事實上,類似阿豪這種常因為行為問題被管教的孩子,已經很久沒有聽到他人對自己的肯定,調皮搗蛋的自我形象已經不知不覺定型。苦思處罰或獎勵的方法,倒不如進一步了解學生的特質、優點,而非只是想消除他的頭痛行為。貼近學生的肯定,會比做到好行為就送小禮物的獎勵,更能夠收服他的心。

換句話說,與其給孩子口裡融化的糖,不如給孩子一顆甜在心裡的糖。尤其,中年級以上的孩子,愈來愈不在乎老師給的糖果餅乾,對於獎勵卡上的記點也逐漸失效。如何收服這類孩子的心,需要開啟新的眼光,觀察孩子值得欣賞的優點,恰如其分表示肯定。舉個例來說:阿豪主動打招呼,要讚許他是一位主動又有禮貌的孩子;在下棋過程中,沒有因為輸了而耍賴或不開心,展現了遵守規則又很有風度的優點;用完我讓他挑選的情緒卡,順手整理好,是很貼心的舉動;準時前來諮商,也要鼓勵他的負責與認真。

當愈來愈多看似平凡的優點被看見,自然而然地就會發展出想要持續該正面形象的內在動機。唯有內在動機,才能讓孩子自動自發、長期發展正面行為。當然,肯定需要先打開另類的眼光,捕捉孩子優點的蛛絲馬跡,真心的欣賞並說出具體的肯定。如果稱讚之前,並沒有打從心裡的欣賞,就會變成討好或諂媚,不但沒有效果,老師也會說得很不自在,效果當然就不如預期了。

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至...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