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一至三歲孩子的生命教育

分享至...

【生命教育】

前課程發展部主任 鍾美慧

「不要!不要!」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為什麼這麼早就來報到?

東東本來一逗就笑,像個小天使,但轉眼間變成了小霸王,無論要他做什麼,回答一定是「不要!」為何一至三歲是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呢?

一至三歲的發展特徵與發展任務 
嬰兒滿一歲後,漸漸明白自己是獨立的個體,加上強烈的好奇心,各種知覺越來越敏銳,其自主性探索與自我掌控的欲望展露無遺,期待每件事都要照著自己的想法、認知的方式去完成,對於大人給的指令通常都說 NO!因此被冠上第一個叛逆期的封號。

這個階段,孩子主要發展任務是建立自主感,孩子藉著獨力完成任務,去測試自己對環境的操控力,而在嘗試的過程中,孩子堅持按自己的方式,是在實驗與驗證自己的能力。例如:走路不要人牽、自己握湯匙吃飯等。若這個階段的孩子能自的探索與學習,就能獲得自信,但若主要照顧者過於嚴苛(否定孩子的表現),或剝奪幼兒嘗試的機會,會抑制小孩的自主發展,造成害羞、退縮的性格。

一至三歲發展階段有何重要?
「孩子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話是真的嗎?1980 年,英國卡斯比教授對一千名三歲幼兒進行面試,這些幼兒被分為五大類的孩子。2003 年當他們二十六歲時,卡斯比再次與他們面談,結果如下:

  • 三歲的性格:二十六歲後的轉變
  • 充滿自信:開朗、堅強、果斷,領導欲較強。
  • 良好適應:依然如此。
  • 沉默寡言:較傾向於隱瞞自己的感情,不願意去影響他人。
  • 自我約束:依然如此。
  • 坐立不安:更易於對小事過度反應,容易苦惱和憤怒。

研究結果可證實,孩子性格形成和能力培養的關鍵期就在三歲前,而形塑孩子性格的人就是父母及主要照顧者。照顧者的言行舉止,都可能會深深地烙在孩子的心靈深處。所以,父母應提供甚麼樣的教育,來建立其生命重要的根基呢?

一至三歲所需的生命教育
自我概念的建立
一至三歲是幼兒建立自我概念的重要階段,幼兒對自己的認識,主要來自父母及照顧者對他的看法及互動方式。若以接納、欣賞、肯定、尊重、陪伴來相待,孩子會認為自己是可愛的、有能力的、被看重的。若父母多用否定的態度,孩子會認為自己是沒人喜歡的、不重要的。那麼,父母要如何做呢?

– 完全的接納與尊重
氣質是孩子與生俱來的,性格則是孩子與周遭的人互動中所形塑的,接納與尊重並非讓孩子予取予求,而是了解他與生俱來的特質,並提供適合的環境與教養方式,不跟人比較或責備。例如:活動量大的孩子,就讓他開心地跑跑跳跳。反應慢的孩子則耐心等待。當孩子被允許自在的表現自己,他就會喜歡自己。

– 讓他感受滿滿的愛
一至三歲,情感上仍非常依戀父母,父母若能提供足夠的陪伴、擁抱,孩子可感受自己是被愛與重要的,他的情緒容易穩定,也有助於建立孩子的高自尊。

– 給予孩子獨立成長的機會
當孩子想要獨力完成生活起居,父母應給予鼓勵與協助,當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若不危及安全或超越道德規範,父母可以允許孩子依自己意願去做,當父母有要求,而孩子執意不要時,父母可提供選擇題,或好好討論一下。一方面可減少親子衝突,二方面可建立其自信。

自我與他人關係的建立
一至三歲的孩子,會以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父母要理解孩子的認知,才不會被孩子的自我中心所激怒。但父母需溫柔堅持的讓孩子知道,他需要學習該有的界線及對人的尊重。父母該如何做呢?

– 善用孩子的自我覺察
一歲半的孩子已經會根據父母的表情與反應,來判斷事情的對錯,所以當孩子出現攻擊、摔東西、吼叫等情緒性行為, 父母應溫柔堅定的讓他知道,這是不洽當的反應,並引導他更適當的表達情緒與需求。若孩子能修正行為時,父母要及時讚賞(幼兒非常在意父母的肯定),孩子便能逐漸培養自制力及表達力。

– 角色扮演培養同理心
扮演遊戲是孩子發展上很重要的部分,孩子可藉此表達想法、擴張想像力、體會他人感受,有助於發展人際互動的能力。

培養孩子語言能力及建立學習典範
– 親子共讀
兩三歲的孩子是語言發展快速的時期,父母可以每天為孩子讀一本繪本,不但幫助孩子建立語言詞彙,更可以從繪本中的角色,學習好的榜樣。

– 與孩子對話
雖然大部分原因是好奇,但也有部分是想和父母聊天,所以父母應盡可能回應並開啟對話,以免孩子的好奇心及和人溝通的意願被扼殺。

許多父母深怕孩子輸在起跑點,急著想給孩子很多的東西。其實,只要了解孩子的特質與發展階段需要,給予最正確的投資,孩子便能儲備便能發展的能量。而三歲前是孩子人格形塑的奠基期,智慧的父母最好竭盡所能的滿足孩子愛的需求,同時允許孩子依自己的方式及步調,去學習與探索,讓孩子自信的長大。

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至...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