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兒童癲癇

分享至...

【醫學與生活】

壢新醫院小兒科主任 薛常威

癲癇大部分發生於兒童期,家有孩童的你,對癲癇認識嗎?

最近門診,一位 20 幾歲的成年人求診,因為他覺得自己的記憶都很片段,跟別人聊天的時候,總有些事他都不記得曾經發生過。

淺談兒童癲癇-對話

腦波檢查結果證實,患者是失神性小發作(癲癇的一種型態),因為他的母親覺得那沒什麼,就一直沒帶他就醫。其實如果在小的時候接受治療,或許他現在就已經完全康復,不用服藥了。

何謂癲癇
根據統計,全球人口癲癇的發病率大約為每一千人有三至七人。癲癇大部分發生於兒童期,成年人的癲癇,主要是後天的因素,像是腦傷或中樞神經系統的感染。癲癇在醫學上的定義則是指:許多先天、後天因素所引起的慢性腦病變,這些腦病變導致腦細胞不正常的過度放電,造成病患四肢抽搐、意識喪失,而且這種發作會經常反覆發生。

那麼,小孩因為發燒引起的單純發熱性痙攣呢?先來定義一下,痙攣發作也稱作抽搐,是指突然的、短暫的腦功能障礙,而引發、表現出不隨意的動作、知覺、自主神經系統或精神方面的症狀。這些症狀可以單獨或合併發生,且常伴隨知覺的改變或喪失。但小孩因為發燒因此一兩次痙攣,並不稱作癲癇,因為熱性痙攣的病患除了四肢抽搐,意識喪失,還會合併體溫突然的急遽升高,且在孩子長大後就會改善,屬於良性的發作。

如何處理痙攣 / 抽搐
小孩在家裡痙攣發作時,應如何處理?

處置建議:

  • 病人側臥,頭部也側置,墊個軟物,把口 內東西挖出以免呼吸道阻塞。
  • 移走病人周圍可能傷及病人的物品。
  • 不強行放物品於病人口中,否則造成傷害 的機率,遠大於自己咬傷舌頭的機會。
  • 保持冷諍,留在孩子身邊保護他。
  • 不可移動或強加約束病人,因為這個動作 無法停止痙攣。
  • 觀察及記錄抽搐情形及次數,提供醫師以 作為診斷及調整藥量的參考。
  • 發作停止後,讓病人側身靜躺使口水流 出,未完全清醒前勿給予任何飲食。

另外要注意抽搐時間若是大於 15 分鐘以上,較易造成腦部的缺氧而受到傷害。

所以下列情況時請迅速就醫:

  • 第一次痙攣發作。
  • 痙攣發作後無法呼吸。
  • 一次痙孿發作後馬上接著另一次發作。
  • 病人發作時,撞傷或導致其他外傷。
  • 發作時間超過 5 至 10 分鐘。

了解誘發因素
家長要對誘發因素有些概念,好避開癲癇發作。誘發因素包括:

生化學之因素:
低血糖、低血鈣、水中毒、缺氧,或是服用酒精鎮靜劑、抗精神藥物,以及突然停止服用麻醉藥、安眠藥等。

生理上之因素:
月經期、睡眠不足、疲倦、懶散、便秘,發熱性疾病等。

情緒上的壓力或驚嚇。

知覺上之刺激:
視覺上的閃光、電動玩具、強烈光線下看電視或閱讀,或聽覺上突然大聲。

癲癇是一種長期而慢性的疾病,需要透過醫生找出造成抽搐的根本原因,針對病人的個別需要,擬定長期的計劃。長期藥物治療是最直接與徹底的治療方法,而且須遵行醫師指示按時服藥,勿因症狀改變而自停藥以防再發。面對藥物無法控制的癲癇,可以施行腦部外科手術以控制其發作。

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至...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