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軍運動,在群體中成長

分享至...

【體驗教育】

嘉義同濟中學複式童軍團總團長 王志弘

在童軍大家庭,孩子可以學習到什麼能力呢?

當同儕意見不同時
有天,小竹伙伴怒氣沖沖地跑來告訴我:「團長,我沒有辦法跟他們合作了,他們都不聽我的。我們要搭設露營要用的旗座,我說要先這樣做,他們幾個卻偏偏要先那樣做。」我心想,妳一個人的意見,為何要壓過多數人的意見呢?就接著問:「那妳為什麼要這樣做?而他們卻要那樣做呢?」她回答我:「因為我是照著以前學長的程序,可是他們想要創新,而且他們說那樣會比較快。」

我似乎懂了一些事情,繼續問:「那妳覺得他們的想法有沒有道理呢?」她的情緒好像突然降溫了,低聲地說:「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們沒有按照學長姐的步驟去做,我根本沒有去聽他們提出來的方法。」我說:「好的,那妳能不能試試看,回去跟他們討論一下,兩種程序的利與弊呢?」她說:「但是我們吵架了!」我說:「如果你們的目的是為了把事情做好,那這樣的過程不是吵架,只是激烈溝通,妳回去試試看,從搭建的步驟去一一檢視,看看怎麼樣的程序最適當。聽聽不同的意見,他們會願意跟妳討論的。」

我很喜歡在童軍運動中,看到孩子意見不同的時候,無論是夥伴之間的爭執、還是跟成年領袖之間的衝突,因為這些都是學習的機會點。

小家庭缺乏的能力
在少子化的今日,許多孩子沒有辦法在家庭中學到基本的「社會能力」,只學會不應該會的「獨裁能力」—家裡所有資源都是我的,加上如果父母更寵一點,孩子就唯我獨尊,不懂得合作、溝通、爭取、迂迴,甚至激烈地爭執、搶奪……

回想我們小時候,常常要跟手足談判:今天誰該去倒垃圾?今天你先幫我洗碗,那後兩天我來幫你洗;吵架打架爭取有限資源;合縱連橫來連結更大勢力;妥協低頭只為了不被爸媽修理……這些行為幫助孩子在碰上新建立的群體時,能成為重要的能力,用以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

若是沒有這樣的過程,孩子離開家庭進入群體跟同學互動時,才開始要來培養這些「社會能力」,衝突就多了!老師也要花更多心力來處理公主病、少爺病,甚至還得處理直升機父母……

童軍大家庭的互動
童軍運動的群體(團、聯隊、小隊),就是補足原生家庭中沒有培養出來的「社會能力」,提供合作的場域,讓孩子在中間相互學習成長,修正。

提供完整學習環境
在我的童軍團中,有大學的羅浮童軍(大哥哥、大姐姐)、有高中的行義童軍(哥哥、姐姐)、有國中的童軍(同儕),每個階段又有長幼順序,形成一個超級大家庭。分了小隊後,也同樣有這樣的長幼次序。

而童軍運動中每年的集會、訓練、服務……任務五花八門,每次都能激盪出不同的「社會能力」學習場域,也的確看到孩子在其中成長。

同儕共同完成任務
小竹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在執行任務時,發生了意見不同的爭執,而且吵架似乎也沒有吵在關鍵的主題上,此外學長姐對小竹的影響,還有夥伴想突破既定模式的企圖心,以及爭執後小竹想尋求更高權力的介入……這不過是個微不足道的小事情,為何如此喧然?問題並不在於事件本身,而在於家庭沒有培養出該有的「社會能力」,直到群體場域才開始學習。

在三月的《彩虹月刊》<童軍讓夥伴成為很有故事的人>文中,特別提到青少年要學習到好的「社會能力」,來培養健全的人格,不是從書本上、不是從師長的教導中,他必須將自己拋入群體之中去磨合,去碰撞與嘗試,從不斷的挑戰中累積出經驗,才能成為自己的能力,這能力也是不斷再接受新挑戰的基礎。

找到共識再次出發
至於小竹故事後續的發展呢?我以為她從我這裡找到抒發和台階,回去後就會妥協,因為我沒有感覺到她那麼在意傳承,只是不喜歡團隊不聽她的。沒想到結果讓我驚奇,她真的跟夥伴討論製作程序,且討論後決定放棄創新的想法,承襲學長姐的程序,因為發現創新的想法雖然便捷,卻會造成結構力上的偏斜。

聽到他們找到共識,和諧執行任務時,我再次肯定:個體必須進入群體成長磨練,才能培養健全人格。

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至...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