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遊戲成癮怎麼辦

分享至...

【醫學與生活】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 王明鈺

孩子沉迷於虛擬世界,很可能是在現實世界遇到挫折……

網路成癮,台灣世界第一
依據國際調查發現:網路成癮的比例,東亞國家普遍比歐美還高,目前盛行率在美國是 1%、歐洲各國有 1-5%、新加坡 9%、南韓及中國香港皆在 10%,而台灣則以 15%高居第一(台灣網路可近性高,使用電腦有其正當性與必要性),不得不讓人小心。

依據 2015 兒福聯盟兒童 3C 產品使用 與上網行為調查:57.4% 的國小高年級學童擁有自己的電腦,47.9% 擁有自己的智慧型手機,多用於上網看影音(93%)、玩遊戲 (81.7%)、上社群網站(80.6%)。

父母期待孩子用電腦查資料、學習,結果孩子卻更多用在別的地方。更令人擔心的是,父母不一定能監督,例如:小孩房門一關,或家人都睡著了,那就是孩子的天下了。

網癮的傷害
兒童青少年的大腦還在發展中,衝動控制低、難預想未來的事、無法不吃眼前的棉花糖(難忍受需求被延宕),因此很容易在這種新奇、高度刺激與立即滿足快感的過程中,越來越著迷,甚至造成上癮。

雖然線上遊戲不是毒品,但網路成癮就像菸癮或毒癮。研究發現:網路遊戲像毒品一樣,會刺激大腦多巴胺分泌,使人感到快樂(酬賞作用,鼓勵人越多從事這個活動)。

但是,如果不斷強化酬賞系統,會刺激多巴胺過度活化,造成對網路遊戲的渴求。如同吸毒吸菸的耐受性會越來越低,成癮者逐漸出現強迫行為,隨著個人滿足感逐漸下降,上網時間就會逐漸增加,甚至放棄其他需求。同時,大腦的控制系統已經失靈,無法辨識與產生足夠的嫌惡感。縱使成癮現象已造成了生活功能的受損、人際關係的瓦解,卻無力抵抗。

因此這些人身上,也會觀察到和酒藥癮患者一樣的,出現耐受性(需要使用量越來越高)、戒斷症狀(無法使用時會憤怒、緊張或憂鬱)、渴求(不斷追尋更好的設備、更多使用時間)以及負面效應(爭執、說謊、社交孤立)。成癮是因為對酬賞的敏感度下降,造成對期待的敏感度上升,席捲大腦控制迴路,最終造成失控。最後除了那個讓他會得到快感的酬賞物,其他都被放棄,終日只守在小小的螢幕前。

如何避免孩子網路成癮
首先要知道遊戲是怎麼樣能吸引孩子的。這些新奇的事物、感官的刺激、原始(性)的慾望滿足了生理需求;網路世界提供了安全的環境:有隱密的身分,高度的自主權及充分的自由,滿足了安全需求;遊戲中有來得快的愛情、志趣相投的朋友、社交需求也得到了;自尊的獲得滿足了尊重需求;就在網路中近乎真實的功成名就、昇華的情操、和幾可亂真的存在價值中,自我實現也達成了。所以當一切都滿足,誰還需要在現實中,去努力獲得那小小的滿足?

因此,網路成癮問題不在虛擬世界,而是在現實生活中,預防一定勝於治療,等問題根深蒂固了,就不容易改善了。

建立使用規範
在教養數位原住民的這個世代,不可 能離開 3C 和網路,但是在使用前,必須討論好規範,不然就要延遲接觸的年齡。我認為最好先建立其他休閒嗜好,及規律的家庭時光後,才能開放。

養成好習慣
一開始就要養成好習慣:電腦要放在開放空間,好讓家長控管,裝設開機密碼、時間控管裝置,並適時設限、協助孩子自我控制使用時間。家長也要以身作則,不要時時滑手機,也不要用電玩當酬賞(賄絡),要培養多樣化的休閒方式,建立孩子真實世界的自尊。

親子要有互動
透過親子共同從事休閒活動,讓孩子享受更親密的親子關係。同時也藉由多元生活觸角,發現孩子長才,製造機會讓孩小孩遊戲成癮怎麼辦? 孩子沉迷於虛擬世界, 很可能是在現實世界遇到挫折……子表現,表現好時立即給予稱讚,不斷累積孩子的自信。

了解孩子的狀況
有些孩子比較容易對網路遊戲成癮(自制力低、追求強烈刺激傾向、衝動控制不佳、無法持續追求社會認同的成就、人際關係有困難、不快樂),更需要考慮在現實生活中累積的快樂與人際關係。如出現:拖延原本約好的關機時間、偷偷使用、藉口到同學家或網咖、電腦被禁改用手機、開口閉口電腦遊戲,更要小心已有成癮的跡象。

父母要避免當面指責、質問,依據研究顯示,孩子對外界的敵意增高時,會增加網路成癮的持續性。這時,父母要忍住擔心,表達關心,讓親子有暢通的溝通管道,了解他在玩什麼、每次多少時間、什麼吸引他,同理他的需求,但引導他觀察現在的使用方式對生活造成的負面影響,協助他跳脫虛擬世界,培養健康休閒興趣,來得到他想要的快感。

一旦發現孩子不斷追求虛擬滿足時,也意味孩子的現實生活出現挫折(學業或人際),父母要了解這些困難,更要協助孩子調整過去錯誤的方式、建立好的習慣才會是長久之計。

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至...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