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的青青學子-18~22歲的生命教育

分享至...

【生命教育】

課程發展部主任 鍾美慧

在離開校園,踏入職場之前,青年人要具備什麼樣的認知與能力呢?

一位媽媽憂心大學兒子轉系不到一年,又覺得沒興趣。另一位媽媽也表達兒子畢業兩年了,換了幾個工作後,一直在家待業……

當孩子好不容易度過青春風暴,為人父母似乎又進入另一階段的煩惱。《天下雜誌》於 2009 年對五千名高中大學生進行生命教育調查,發現 37% 的高中、大學生缺乏自信,42% 的大學生最痛苦的是不知道要做什麼,顯示年輕人正處在人生迷航 的路上。18-22  歲的青年人需要什麼樣的生命教育,才能幫助他們找到生命的目標與熱情呢?

18-22 歲的心理特徵及發展任務
認知能力發展
青年人辯證邏輯、思維監控能力的發展,在這個階段漸趨成熟,因此對客觀事物觀察、判斷能力及對事物的計畫、準備能力也逐漸發展。

人生觀及價值觀的形成及穩定時期
中國學者研究指出,74% 的大學生, 會開始考慮人生觀及價值觀問題。所以,大學階段可說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

確立自我認同感是重要發展任務
艾里克森(心理學家)提出:青年期的主要任務是透過自我探索來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思考自己的職業和理想,進而建立自我認同並確定未來的人生目標。若長久處於不認識自己、不知道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找不到發展的方向,就容易陷於自我麻痺、自我封閉、勤奮感喪失、選擇反社會的行為。

18-22 歲所需要的生命教育
認識自己
大學生要完成自我認同任務,需要從認識自己開始,青年期的自我認識不但包含了自己的個性、興趣、能力(優勢與弱勢),還須包含內在的自我評價、意識形態及價值信念等探索。唯有認識自己的優勢並接納自己的弱勢,才能擁有自尊與自信,也唯有認知自己的內在渴望與生命價值觀才能找到夢想。

我曾帶領一班的大學生進行生命教育課程,有位學生在回應單上寫:「原來我沒有那麼差!」我相信當他寫出這句話時,他的人生已走向更寬闊的天空。所以,鼓勵年青人應多參加自我探索課程或社團活動,在家庭中也可以藉談心時間,從家人回饋來了解自己。

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
斯坦福研究中心發表:一個人賺的錢, 12.5% 來自知識,87.5% 來自關係。阿德勒 (心理學家)也認為解決當前的挑戰,唯一途徑就是「培養高度的合作」。今日大學生害怕畢業就失業,為要增加進入職場的軟實力,除了健康的人我關係,其次就是人際智能。而健康的人際關係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對人的尊重與同理心。尤其青年期是男女交友與戀愛的高峰期,健康的自我及良好的人際智能,更是交友與戀愛學分的先修課程。

培養社會關懷力
《天下雜誌》調查:有五成四受訪學生,每天花最多時間在娛樂(電玩和上網閒逛),要讓青年脫離電玩或網路成癮並與社會連結,最好的方法便是參與志工服務。自從教育部要求將大學服務學習納入正式學分計算,已有上百所大專院校開設服務學習課程,尤其許多大學也推動國際志工計畫,經過服務學習的洗禮,學生不但視野被打開,生命經驗被拓展,更體會付出的快樂。

我曾在一次大學生命教育志工培訓中,赫然發現已參與志工服務一、二年的同學,與新加入的同學迥然不同,前者笑容燦爛、雙眼散發熱情與光芒,後者則害羞靦腆或表情木然。可見學習付出與關懷是喚醒青年生命的最佳方法,不但可以建立自信、學習團隊合作,更可從中體會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尋找生命的意義與人生的目標
《邁向目的之路》作者威廉 ‧ 戴蒙研究:當年輕人沒找到人生目的時,會對所有事情漠不關心,只追求短暫享樂,但內心有很深的焦慮。不但對自己失望、對生命灰心,也對生活感到空虛、無意義。這研究結果與前面所提艾里克森的觀點不謀而合。

而威廉 ‧ 戴蒙也提出青年要尋找人生目的,必先了解週遭的世界有何需要,其次就是認識自己,將自己的天賦與熱情和世界的需要結合。父母可鼓勵孩子參與社會服務,並介紹孩子認識潛在的生命導師(引介可激勵子女或激發子女興趣火花的大人)。平時也需聆聽子女的人生觀、夢想,幫助他們成就屬於他們的使命。

一個孩子問母親:「為何要讀書?」母親說:「為了考上好學校!」孩子問:「然後呢?」母親回答:「找到好工作!」孩子再問:「然後呢?」母親回答:「過好生活!」孩子再追問:「然後呢?」母親無言……。

雖然當今教育已變質成獲取技能以謀生,但年青人陷入空虛、徬徨並非只是擔心薪資只有 22k,他們更想知道我為何而活? 阿德勒認為:生命的意義,在於對全人類有所貢獻。父母及社會如果能協助青年找到能夠發揮自己的天賦與熱情的人生目標,且該目標可以改善他人的生活,或讓別人過得更好,相信他們的內心必然能感到踏實及真實的快樂,也必重拾生命的熱情。

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至...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