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摩托車一樣的孩子

分享至...

像摩托車一樣的孩子

文╱楊亦喬 (中山大佳團隊、佳好+good 心理諮商所 所長)

家長需要正視孩子問題

學校裡有許多橫衝直撞的孩子,不是常碰觸到別人,惹得別人不開心;就是常上課講話或是插話,或者是滿場跑來跑去的。我看到他們就會想:他們有好好地學習嗎?或是有辦法好好地交朋友嗎?他們的能力和聰明雖然很高,但生活中卻因生理難以控制,而常心裡感覺到悶。我騎車的時候,偶爾會想到這些孩子。

大家在馬路上會不會遇到這樣的車子呢?你在馬路上直行,忽然有台車從旁邊衝出來,然後可能你會在心裡罵:「XXXX !」那樣忽然暴衝的車或是忽然擠過來的車,真的很讓人討厭啊!超危險的。同時我也在想:「難道有人騎車或開車上路,就是為了要出車禍的嗎?」NO !因為出車禍這件事,不會利己。是的,出車禍會傷人傷己。沒有人會想要害自己受傷。當然,如果大家都好好的遵守交通規則,該直行就直行、該打方向燈就要打、該加速就不要慢慢開、該保持安全距離就要保持距離、不該酒後開車就不該、不亂超車、不忽快忽慢、不蛇行。

說真的,這些在學校被喊著過動或停不下來的孩子們,就像是沒有好好遵守交通規則或是煞車壞掉或不靈光的車子一樣。他們造成他人的不悅,同步地也影響自己的人際關係和自我概念。很多家長面對孩子如此,就會說:「他們只是比較活潑好動。」「他們不是故意的。」「他們長大了就會好。」

透過醫療幫助

前一陣子,我的摩托車排氣管壞了,然後方向燈也沒辦法打燈。所以一騎車,車子就會很大聲叫,轉彎的時候超級恐怖,因為我怕被撞,就會慢慢地貼著路邊才能轉彎,心理真的是很不安……雖然知道應該要去修理車子,可是卻等到機油該換的時候才去修車廠;就像是明明知道身體不舒服,卻遲遲都不想要看醫生。

幾乎每天都會騎車的我,冒著被警察臨檢的危險(排氣管很大聲),很多人會對我的摩托車感到困擾,因為無法預測我要走左邊還是右邊,就像是學生在教室大小聲一樣,方向燈無法操作就像是他們常會碰觸到其他人的學生一樣。

服藥改善是事實

我想說的是,有時候我們都不想要走到醫療這一步。有時候是因為經濟考量,每一次看醫生就要花錢花時間,有時候是因為心理負擔,擔心吃藥治療會不會對身體不好。有時候是基於控制力的考量,會不會產生依賴藥物的問題。

現在治療過動相關症狀的藥物治療大多是短效的成分,以 4 小時或 8 小時為一個療效,所以如果喝水的量足夠就會被身體自然代謝了。有的人服藥之後就能控制一段時間上課的穩定和專心,雖然午餐可能會因副作用而吃不下,但是當一個人會感受到自己的身體和行為是可控制時,他對自我的概念會提高;面對挫折等負向情緒時,也較能夠調節和不易爆炸,當一個人對自我較有正向的概念時,才能好好地和他人適當地互動。

如果以有好的自我概念來換一頓午餐,那我想是滿划算的;或者,當一個人對自己的情緒和行動比較有控制力的時候,他可以早餐和晚餐吃好吃飽,他的發育不會因此而有虧損的。

有的人服藥之後會看起來鈍鈍的,那是因為過去他受到過動生理的影響,整個人都處在勁量電池的超量狀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很累的時候,反而睡不著的情況,我猜想過動的孩子,可能經常是處在這樣的情況裡,他們雖然好像有用不盡的體力,但是身心卻會因此而耗竭……也會造成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脾氣的問題。我想任何事都有利有弊,藥物並不是唯一的解決問題的妙方。

用諸般智慧幫助孩子

因為除了過動以外,環境裡的人事物用「合宜的方式」對待他才是真正有幫助的,所謂「合宜的方式」,包括用正向的鼓勵方式、用預告的方式增加其時間的結構性、用大量的讚美和肯定的話語、用同理和情緒表露的方式增加對他人的認識、教導較恰當的處理和表達的方式、協助練習延宕滿足和增加對情境脈絡的覺察,但是以上的策略都需要孩子有比較穩定的生理狀況,成功的機率才會更高。

這篇文章不是鼓吹藥物治療,而是一份心理衛生資訊,想要提醒大家,像摩托車的孩子,他們是辛苦的,他們不像一般小孩一樣可以好好穩定地學習,他們同樣也渴望被肯定,可是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這樣煎熬的日子過久了,他們會忘記自己究竟是誰?他們可能只會記得頑皮、作亂這些負向的標籤,卻忘了他們是很有學習力和表現力的,我經常會邀請這些孩子幫忙老師做事,因為他們很勤快,他們會使命必達,他們雖然一次只能交派一個任務,但是我很放心他們是會把這任務做好的。

分享至...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