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爸爸也可以是溝通大師 2 啟發重於灌輸

分享至...

文 陳進隆

親子溝通原則

俗話說:「人之患者,好為人師」,雖然父親是孩子第一個老師,然而他的一生中可以有無數的老師,父親卻是只有一位!

做為父親,你在孩子心中擁有極重要的地位,也承擔無可推諉的責任。由於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同的父子(女)組合,也都是獨特的組合,但都有可能產生不同的矛盾點,成為父子相處的阿基里斯腱。

父親在與孩子溝通時的盲點

男人一旦變成父親,自然有「傳承」角色,恨不得把一生的好功夫傳給孩子(尤其是兒子),會特別在乎孩子的前途與成就,無形中會給孩子帶來壓力。當孩子達不到自己的期待時,又因有不能割捨的血緣關係,往往陷入該堅持原則或在乎關係的矛盾中。

要克服這樣的盲點,父親應該在心態上相信孩子有能力解決其問題,因此絕不可越廚代庖,為孩子解決問題。在關係上要往前進一點,在期待上要往後退一點,在乎關係勝過在乎成就,也在角色上略加調整,從權威者調整為陪伴者與教練的角色。

父親的溝通技巧

父親若想要傳承使命給孩子,就需要把握親子溝通的兩項原則:

聽比說重要:

不急於做判斷。孩子還在發展中,有各種學習要面對,難免出現情緒張力,這時候不要立刻基於自己過去的經驗給予孩子指導,不要著急於幫孩子解決問題,而是先關心他,透過提問讓他抒發情緒,然後專注聆聽,黃維仁說:「傾聽就是愛,瞭解中有醫治」專注傾聽就是尊重對方,當孩子被接納了,在透過適當的提問引導,可以幫助孩子走出情緒糾葛。

問比答重要:

透過提問啟發孩子思考。要把學習的主動權賦予孩子,盡量應用提問來瞭解孩子的想法與感受,也用提問來引導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逐步建立孩子的自信與能力。例如孩子面帶憂愁的下課回到家……

父:你似乎有心事,發生了什麼事?

子:學校要舉辦演講比賽,同學們推舉我參加,但我能力不夠!

父:你會害怕失敗,辜負同學的期待嗎?

子:嗯,我覺得OO比我更適合,我怕我做不到!

父:那現在改變還來得及嗎?

子:來不及了,他已經參加了另外的比賽!

父:既然已來不及了,接下來你想怎麼做?

子:我不知道怎麼辦,我覺得煩!

父:你之前不是也很羨慕別人有好的口才嗎?要不要趁這個挑戰來臨,好好學習一下?

子:好吧,我試試看!

之後父親與孩子找到一些影片一起觀賞一起討論……

透過傾聽與提問,可以啟發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大增進父親優質陪伴的技巧。

分享至...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