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家庭的父職「Fatherhood」 如何養成高競爭力的兒女

分享至...

父親與女兒

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 陳進隆祕書長

當你想到父親時,會產生怎樣的感覺?溫暖、感激,還是害怕、威嚴、難過?或是充滿著情緒的糾葛、五味雜陳?

父親難懂的名詞

每人對父親的感覺都不相同,這與父親個性、父母互動及參與教養的程度有緊密關係;父親可能是世上最複雜的詞語中的一個。我有一位朋友,他父親遺棄家庭,只靠媽媽含辛茹苦養他長大。另一位朋友雖有父親,但常在大陸工作,談到父親時,他們不是沉默以對,就是充滿憤怒。

父親可以是權威、是保護,也可能是敵人;但絕對無法否認與父親有關的一切,使我們變成現在這個更強大的人。

環境迫使父親角色轉換

華人傳統家庭嚴父慈母,但隨時代演變父職也有不同意義。農業時代的父親是唯一經濟來源,也是道德教育的主持者,為家庭做決策,確保孩子能發展出恰當的價值觀。

我出生的 1960 嬰兒潮年代,工業與商業大量興起,農業逐漸式微。鄉村的年輕人不斷進城打工,父親忙工作,母親照顧孩子,父親道德角色被削弱了,僅成為家庭經濟支柱。

但現代網路發達,兒女所需的知識與經驗不只來自家庭,且女性教育程度提高,經濟能力提升,父親不再是經濟唯一支柱,也需扮演傳統女性負責的照顧角色。

父親角色的影響力

然而在兒女未來成就這事上,父親依然扮演重要角色。發展心理學家鮑姆林德(Diana Baumrind)在 1965 年提出衡量家庭教養方式的兩個指標:回應(responsiveness)、要求(demanding),並再區分:權威型、專制型、溺愛型、忽視型教養方式。權威型指高要求和高回應,父親給予孩子關愛,又對孩子要求有高度回應,是較理想的模式。學者 Padilla‐Walker 在 2012 年發現,當父親使用權威式方式時,有利孩子發展堅韌不拔的品格。

權威一詞在華人易被解讀為嚴厲管教與高壓控制,因此有些學者使用民主權威來代表。民主權威不是一味嚴厲要求,而是在高要求的同時,給出高回應。

重規則在乎品格 培養孩子優質價值觀

規則要有原因,非任憑自己情緒打罵孩子。家長先學習生命教育會使孩子的生命品格有良好的基礎建立。

讓孩子感受自父親的溫暖和愛

愛的體現是尊重孩子的獨一無二,不是權威控制孩子人生。孩子有選擇權後也對自己選擇負責,使孩子養成責任感,成為具有高度競爭力的人才。

父職對孩子的重要,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原生家庭圖
分享至...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