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住孩子的情緒,我準備好了嗎?

分享至...

【醫學與生活】

新竹親禾身心診所院長、中國醫藥學院新竹附設醫院身心醫學科兼任主治醫師 姜學斌

「其實今天要拿藥的不是我,是醫師上次開給我的藥幾乎被我老公吃光……」

竹科媽媽皺著眉頭跟我說。這是典型新竹科技新貴父母生活:爸爸常加班到深夜,媽媽一個人顧著家中大小事,孩子則在期待與壓力下,跌跌撞撞地成長。

他們的獨子小翔在小六迷上網路遊戲,慢慢變成必備的社交工具,常常掛在網路上練等級,最後為了到底考多少分才能買電競手機跟父母爭執。現讀國二的小翔,拒學、跟父母拳腳相向、送去精神科住院……某天小翔又朝著爸爸丟擲物品,弄壞了他今年的第三支手機,小翔與他的媽媽才一起來到我的診間。

誰來幫忙這群孩子?

在這年代,孩子的情緒出現問題, 並不是一個少見的狀況。根據衛福部國建署健康調查報告指出,民國 106 年有 20.6% 的高中生認真考慮過自殺這件事情;民國 107 年則有24.8% 的國中生認真考慮過自殺這件事情。

但我們的心理健康資源卻沒有完整的發現與接住這群孩子,統計上,每年學校通報給教育部的自殺自傷事件,從 101-107 年, 國 小 生 從 近 100 件 上 昇 到 近200 件,國中生從 200 件出頭提升到近 800 件。在在顯示,這都是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現象。

父母可以做的事

孩子會出現情緒困擾的原因眾多,未必是有身心科方面的疾病。小從人際相處的困擾、課業壓力的適應、家庭問題的延伸、校園罷凌的影響、網路與物質成癮的狀況,大到憂鬱症、焦慮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自閉類群障礙症等,都有可能是原因。找到原因對症下藥固然重要,但父母更焦急的是如何改變孩子。

我習慣讓父母先緩一緩,停下來想想,是不是準備好接住孩子的情緒。我常跟孩子爸媽說:「倘若孩子不穩定,最重要的事情,是你要先把自己穩下來。」

重新(從心)理解孩子
第一件事情是必須瞭解與學習,我們不能把孩子當成是大人的縮小版,也不該當成是父母的附屬品。

EricH.Erickson(艾瑞克森,心理學家)的心理社會發展論中,學齡前兒童期(4-5 歲)的孩子,發展關係的主要對象是家庭,到了學齡兒童期(6-12 歲)換轉為學校與鄰居,青少年期(13-19歲)則變成同儕團體的認同。由此可知,不同的成長階段,都有他該有的成長任務。這樣的改變,會讓孩子的價值觀隨著環境與年齡增長,有不同的轉變。加上時空背景的不同,瞭解孩子的社交狀態,包括與學校、安親或補習班與社交媒體上的人際關係,都是重要的。

回想我們當年並沒有 FB、LINE 或 IG,也沒有那麼多的學習歷程需要去填空,不要用自己成長歷程去比擬孩子現在的需求,維持中立的態度去理解、先試著不批判也不強求,是協助孩子的第一步。

父母先照顧好自己
第二件事:先把自己照顧好。一個為了家庭付出的偉大母親或辛苦父親,卻忘了照顧好自己。最基本的需求,除了吃好睡好精神好,自我的充實感也是重要的。就像我們希望孩子主動求助,不論是跟老師或者家長說,倘若父母也有情緒困擾,主動尋求幫助,不論是與輔導諮商專業人員或是精神╱身心科的醫師談談,都是一個好的開始。有時能夠面對家中矛盾的狀況,是需要勇氣的。需要幫助的常常不只是孩子,父母也需要一起成長。

與孩子同盟
建立與孩子的同盟,訂定共同目標,是接下來的第三件事。常常孩子和父母發生衝突,是因為太在乎對方了,因為時間的壓迫感,往往都來自於我們過多的愛。

父母要理解有問題的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情緒。常常孩子也希望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只是力不從心。有時候,擱置一些暫時無法解決的爭議,找出雙方都覺得可以一起努力的方向,重新建立同盟關係,才有繼續合作的可能。

重新理解孩子、學會照顧自己、找到共同目標,是我給父母的三個建議。回到小翔的故事,從小翔願意接受規則的藥物與心理治療,並且進行幾次的家族治療,一直在治療中缺席的父親終於來到診間,而小翔也逐步奪回自己控制網路使用的能力,再度規則地上學。

分享紀伯倫的詩,也祝福天下父母在照顧孩子的路上,有所成長及獲得: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個世界。
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
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至...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