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產後憂鬱

分享至...

【婚姻家庭】

諮商心理師 鄭翔好

跟新生兒關在房子裡,我發現自己的眼淚,常常不自覺就留了下來……

每個產後憂鬱的媽咪都有著不同的生命經歷與處境!我自己也經歷了一段產後憂鬱的淚水,還好能夠適時的覺察與調適,終於復原又重新出發。

產後的無力感
自己在生產前後,因生理與荷爾蒙的轉變,以及大事小事的變化,情緒常常善感與起伏……

累積的不安
生完大寶後,哺乳不大順利,大寶一哭,身旁的長輩就抱走孩子,一面餵上配方奶,一面說:「就是妳沒奶,孩子吸不到才哭個不停!」

初哺乳的挫敗加上長輩的話語,我回到產房就對著先生爆哭:「長輩說我沒奶,可是護士說我有奶,要多補充水分,寶寶比較容易吸吮。」先生只能靜靜抱著我、陪著我!讓我好好哭完!

對大寶的愧疚
懷二寶時,我更加珍惜可以專心陪伴大寶的時光。兩歲初的大寶來醫院或月子中心看我時,我好想多陪陪大寶,每次看著大寶離去的背影,總是有許多的不捨、無能為力,和擦不完的眼淚!從月子中心返家後,每天好不容易哄二寶入睡,雖然那一刻我可以休息一下,但我總打起精神去陪大寶聊天或玩。

面對不斷的哭鬧
我的生理時鐘是晚上九點多就會想睡的人,二寶白天入睡算容易,但每天晚上十點半都要大哭到凌晨十二點半,讓我極度疲憊。先生下班先梳洗、用餐,陪大寶,再把大哭的二寶帶到書房照顧,讓我休息一下。我躺在偌大的床舖,雖然身體很累、眼睛很酸,但二寶哭嚎聲讓我很難放鬆入睡,湧現強烈的「無能感」,心想:「坐月子期間,停下一切工作,只剩下照顧二寶一職,但我連顧他晚上好好入睡都做不到!」當媽媽的能力與信心大受打擊。

長輩的壓力
雖然同住的長輩協助我照顧大寶、家事與飲食,我負責照顧二寶。但對新生兒的育兒觀念和習慣,兩代間還是有許多不同,只要沒有按著長輩的方式,都會引來批評與不滿,也帶給我極大的心理壓力。

發現憂鬱症狀
凌晨十二點半,先生或長輩會把哭到精疲力盡、累到睡著的二寶帶回嬰兒床,那一刻我才能跟二寶一起入睡。凌晨四點半,二寶會起來喝奶再繼續入睡,但我就睡不著了,就算白天有其他休息時間也無法入睡,所以我每天只睡得著四個小時。

長輩還告訴我:「新生兒 4-5 個月大前都不要外出,盡量在家裡,比較好照顧。」這大概是壓垮我情緒的最後一根稻草。先生白天工作,長輩帶大寶到中庭活動,而我就是得跟新生兒綁在一起,偶而外出辦事情也無法放鬆,只想趕快回家。

漸漸,我的情緒常處在低落狀態,一邊哺乳二寶一面哭,有時候大寶發現,會驚訝的問:「媽咪妳怎麼了?妳在哭哭。」到了半夜,若是我獨自一人面對二寶無止盡的哭嚎聲,心中真的很恐慌,先生也發現我會不自覺得一直流淚,他說:「妳生病了!」我回:「嗯!我生病了,應該是產後憂鬱。」

離開壓力環境
先生上網搜尋產後憂鬱的資訊,和長輩商討後,跟我說:「妳在台北跟長輩一起照顧新生兒壓力太大了,要不要帶二寶回南部娘家休息一段時間?跟媽媽同住的壓力比較小,大寶就留在台北給我們照顧,妳先照顧好自己跟二寶。」

不過, 娘家母親也不太會照顧小 baby,我想到二姊曾跟我分享我大嫂很會照顧新生兒。凌晨十二點多,我傳 line 給大嫂:「大嫂,我產後每天只睡四個小時,還會不自覺得一直哭。我跟二寶可以去你們家住一段時間嗎?」大嫂和大哥討論後回覆:「沒問題,我可以一起幫忙照顧新生兒。」那個週末,先生就載我和二寶到中部大哥大嫂家。大嫂早已備妥嬰兒用具,等著我們來臨。

好幫手讓心情放鬆
大嫂很開朗,對照顧新生兒也很有一套。她稱呼二寶是:「小鮮肉」,滿心期待與喜愛。我以前都是用忍耐、硬撐的態度來看待長輩,照顧難懂的小寶寶,但大嫂心態很正向,真心享受這個過程,這種照顧新生兒的態度給我很大的更新。

有時白天才剛哺乳,二寶還是哭哭,我擔心得問:「是我母乳不夠嗎?他沒有吃飽嗎?」大嫂抱過二寶,觀察一下說:「應該不是,大概是想睡了。孩子交給我,妳先去喝魚湯,是哥哥釣的魚喔!」大嫂的幫忙與回應讓我安心、輕鬆許多。

傍晚,二寶還在小睡時,大嫂要去準備晚餐,她吩咐讀高中的女兒先幫忙看一下弟弟,讓我去放風、騎車運動一下。呼!這也太幸福了吧!有人幫我安撫寶寶入睡,還可以讓我去放風、安靜獨處一下,不用整天跟新生兒綁在一起,我覺得我好像來到天堂一樣,幸福感油然而生!

因為有人幫忙照顧二寶,我可以安心把一頓飯吃完,和大哥一家一起晚餐聊天。休息一會兒後,大嫂提醒我先洗澡,再準備應戰晚上的大戰。

慢慢找回能力
前幾個夜晚,大嫂嘗試用奶嘴、包巾、搖床、推車,安撫大哭的二寶。二寶大哭的時間逐漸減短。大嫂跟我分享:二寶晚上大哭一場後,就能好好入睡,而且他喜歡被怎麼抱、怎麼拍。大嫂先做給我看,然後在旁邊陪我,讓我接手做。

許多焦慮無助的新手媽咪,都好需要有一個像我大嫂一樣有經驗、健康、正向的人輔助,相信可以大大協助與陪伴新手父母。大嫂,真是我心中的超級保姆!

有一個夜晚,大哥大嫂得出門辦事,他們擔心我獨自面對二寶的哭嚎又會緊張恐慌,特別交代自己的女兒要在房間陪我。果然又到了二寶睡前大哭的時光,我試著用大嫂教我的方法,來安撫二寶。

黑暗中在一旁滑手機的姪女傳來指導聲:「小姑姑,妳安撫弟弟的聲音太緊張了,可以像媽媽一樣,慢慢的說,應該會比較好。」就這樣,我終於學會一面安撫自己不安的心,一面逐漸重建照護新生兒的效能感與信心。

尋求專業協助
每一週,我們母子也會回台北看先生與大寶,一面尋求督導與心理諮商的協助。透過諮商,我也覺察在憂鬱情緒低落的背後,有許多與長輩共處下壓抑的憤怒,所以持續不斷調整與重建自己的心態,為返回北部後重新同住的心理調適與準備。

產後憂鬱的經驗,讓更我認識自己是一個外向的人,我的情緒調節方式是需要到戶外走走或跟人有互動,才能得著滋潤與力量。我們在二寶五個月大時回到了台北,我揹著二寶,帶著大寶去聽故事、參加媽媽小組、戶外踏青,直到如今。我越來越能享受育兒的甘甜、喜樂與豐足,也結交了許多媽咪朋友,一起在育兒路上相互扶持!

奇妙的上帝更使用我懷孕、生產與產後憂鬱的經歷,來幫助許多和我有相似困境和需要的孕媽咪與產婦!

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至...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