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

分享至...

【名家專欄】

諮商心理師 鄭翔好

當孩子開始無時無刻展現自主的活力時,忙碌的父母常會覺得惱人,換個方式回應孩子,孩子更願意合作,且好玩。

幼兒大約十四個月大時,開始展現自主/自決的衝動,他們會故意做出違抗指示的行為,抗拒別人試圖幫他們換尿布、穿衣服、吃飯、或抱起他們,艾瑞克森的理論視此為學步期的主要發展。

大約在一歲到兩歲間,孩子會進入學步期而成為學步兒。對學步兒而言,聽從「做什麼」,比聽從「不做什麼」更難,如:要求「把玩具收拾乾淨」,比「不要在家具上畫畫」需花費更多的力氣。因此,「惱人的兩歲期」是對此時期的幼兒之自主趨力的典型寫照,這種趨力表現在反抗權威而習慣大聲說:「不!」此狀況在三歲半到四歲之間達到高峰,然後在六歲以前逐漸趨緩。

以下分享如何回應「惱人的兩歲期」之原則,並以大寶恩哥(3-4歲)、小寶愷弟(1-2歲)的生活為例供參。

成為讓孩子安心的父母
想像自己是座安全港埠,安全港埠必須設有安全的界域,幼兒可以從這裡啟程去發現世界,但不時會回到港阜裡尋求支援。愷弟在戶外玩時,眼光會不定時尋索父母,只要看到父母,就會更安心的玩耍,有時愷弟更會主動表示要父母跟隨他想去的探索之地;而恩哥則會駕馭著他的滑步車,拉開與父母更遠的距離去冒險。當恩哥表達他想再挑戰離開父母更遠的距離時,我會跟他說:「好的,而且你要注意回頭或轉彎時都可以看的到媽媽,也要讓媽媽看的到你,如果你能答應,你就可以安心出發。」

讓家像孩子的樂園
在家裡放置一些不易摔破的物品,讓孩子在好奇探索玩弄時,無安全的顧慮。如:不用的紙箱,可先給孩子玩一段時間。愷弟喜歡把自己裝進紙箱裡,恩哥則會把紙箱拿來當玩具車的停車塔,等到紙箱被壓扁時,可把紙箱裁成數塊紙版,讓孩子在紙板上作畫、搓洞,這麼淋漓盡致的運用後,恩哥還會捨不得丟掉紙版,因為上面有他的畫作。

避免體罰
在體罰經常是無效的,容易導致學步兒做出更多破壞性的行為。如:有時家中長輩會體罰,或舉手作勢說:「打打喔!」來威嚇小孩,後續可能觀察到孩子生氣時也會打人,或舉手說:「打打!」

成為有彈性的父母
了解幼兒的節奏,及特別喜歡或不喜歡的事物,有彈性的父母親通常擁有較不具反抗性的小孩。

給予建議,不要使用命令
在對孩子提出要求時,面帶微笑或給一個擁抱,盡量不要用批評、威脅。如:「愷弟,媽媽看到你有能力辦到囉!」「愷弟,你看到恩哥哭哭,可以摸摸或拍拍他。」「恩哥,你想挑戰自己穿長褲嗎?你看到這標籤,就是背面。哇!你有能力自己穿上長褲了,爸比回來,我們要一起告訴爸比,你挑戰成功。」

提供選擇及建議替代性的活動
有限的選擇,能給予小孩一些控制。如:「愷弟,我們要換尿布了,你可以為自己選一個位置躺下來。」「恩哥,這個棒子不能敲牆壁,你想敲可以敲被子、枕頭或墊子。」

當孩子未立即遵守該指令時,可以使用替代性的事物。當愷弟在按爸比的電腦,可以建議的說:「ㄟ ˊ 你看,這裡有漂亮的石頭,我們來玩石頭。」「愷弟,地上的燈燙燙,不可以摸摸,可以用眼睛看或腳踩一下(做示範動作)。」

將要求與令人愉快的活動連結在一起
若要打斷孩子活動,預先提醒能給小孩準備的時間。如:「愷弟,待會就要起來穿衣服囉!」過一會便說:「好,時間到囉!媽媽從一數到五就要起來囉!」當我們要求孩子完成或配合一些任務時,可以跟孩子喜歡的活動連結在一起,這樣會引發孩子更高的動機和期待來完成任務,如:「愷弟,起來穿衣服了,你可以自己擦乳液喔。」「恩哥,請你把積木收好,我們要去參加你最喜歡的課了。」

成為態度一致的父母
我在執行必要的要求上,堅持一致的態度,且維持溫暖、愉悅的關係,是使孩子願意合作的關鍵,如:「愷弟,我們來餵魚,魚魚肚子餓了!」(收玩具:積木比喻是魚餌,箱子是魚)

許多幼兒以拒絕遵從來表現他們的控制力,但他們所說的未必符合其真意,他們最終還是會遵從。如:「愷弟,現在是睡覺時間,不是玩玩時間,如果你沒有睡覺,那就到房門口坐著冷靜,想睡覺就可以來床上喔。」

如果父母親與其他照顧者能看待幼兒自我意願的表達,是一種正常、健康的獨立之爭求,不是頑皮、搗蛋、白目,而願意給予適當的機會、引導與等待,將有益於幼兒學習自我控制,並增進孩子的能力感。不但好玩有趣,同時減緩親子過度衝突,更能欣賞孩子成長的喜悅與信心,享受在育兒之樂。

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至...

You may also like...